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地理地质
   古代风水林探析      ★★★ 【字体: 】  
古代风水林探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8:24   点击数:[]    

,凡树有二千九百五十七株,删枯树五百八十六株。”(《枣林杂俎》)足见明孝陵当时风水林木之盛况。

风水理论对风水林木的种植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种植的密度、高度、方位和树种的选择等。清人林枚说:“村乡之有树木,犹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13] 强调风水林木种植数量要适当,不要过密或过稀。还规定不可在大门前、天井中栽植树木,主要隔挡阳光、使室内阴气不易驱除,进出屋不方便。在树种选择上,风水理论有:“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14] 等等,看似无稽之谈,实际上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符合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特性,又满足了改善村落和居宅小气候以及观赏的要求,还给人以积极的吉祥寓意。

3.3 体现了禁止毀林的风水护林思想

风水理论认为“吉地”虽然“本自天成”,但仍然须辅以人力的保护,否则“龙穴河水一处受伤,则体破气散,焉能发福。”[15] 《宅谱指要》则说:“每见有村落自来不发者,一旦人旺财兴,双榜联科,只因宅合元运。树长林茂,烟雾团结,岂非吉气钟于此地者乎?使木尽伐,屋稍解,风吹气散,又未有不败者。”[16] 所以风水理论十分重视对风水林木的保护,坚决反对伐树,即使需要伐树也只能渐渐除之。正如《阳宅会心集》所言:“乡中有多年之乔木,与乡运有关,不可擅伐,……或有高密之树,当位之不吉而应伐者,……于随年岁宫交承之际,渐减去之,不可一旦伐清。盖树之位吉者,伐则除吉;位凶者,动亦招凶。”[17] 所以古代不仅对村落居宅的风水林、风水树严加保护,禁止砍伐。而且对坟园陵地和寺院的风水林木也严加保护,禁止毁坏。在坟园陵地方面,最为严厉是对皇家陵园风水林的保护。《明会典》载:“正统二年(1437年),谕天寿山祖宗陵寝所在,敢有剪伐树木者,治以重罪,家属发边远充军。命锦衣卫官校巡视、工部同钦天监官,环山立界,界外听民樵采。”又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令于天寿山前龙脉相关处所,大书禁地界石,有违禁偷砍树木者,照例问拟斩、绞等罪。若止是潜行拾柴拔草,比照家属事例,向发辽东地方充军。”清东陵、清西陵周围都树有层层界桩,并有驻军看守,界桩内严禁樵采,至今陵园内仍树木常青,如一幅山青水秀的画卷。

对寺院风水林木的保护,僧道徒们也制定有许多戒规。《五凤山庵记》中说:“山以五凤名,……脉发大霞岭,……铭学二祖因天之时、选地之胜,原建一小庵,……名曰五凤庵。…左右前后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桐茶也、松柏也、各色树竹也,倘有入山悄伐者,寺僧固不得诿其咎,族人亦不得徇其情。”[18] 浙江《普陀洛迦新志》中强调的禁令更为明确:“凡本寺前后左右山场,不但不可侵渔,且风水悠关,竹木务悠久培荫,斫石取泥,俱所当慎。”[19] 所以至今寺院的周围仍古木参天、竹树葱倩。

4.研究和保护风水林的现代意义

          4.1 风水林表明古代部分地区对林木培护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风水林是在宗教意识和风水意识共同支配下营造和保护下来的历时久远的林木。宗教本身具有严格的教义,对风水林的关照和保护发展在自然和情理之中,并被赋予了特定的宗教意义和迷信色彩。在文明程度不高的古代人看来,这种带有神秘性的迷信色彩的约束力比世俗的约束力更为有效。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对古代部分地区的林木培护立下了汗马功劳,对这写地区的林业事业和园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地区残存的风水林是古代人们培护林木、发展林业的历史见证,对考察和探讨地方林业史和林木培护史及园林史,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2 风水林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开展风水林的研究给现代人们在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等方面以有益的深刻启迪。风水林的最大成功和最深的教益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达到平衡、达到天人和谐。它是风水理论中科学成份的发明与成功实践,是古代先民们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林业科学的重要贡献,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的模式和生态平衡的样板。现今残存的风水林木一般都有千百年的生存历史和得天独后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较为壮观的古树群落。它能反映所经历悠久岁月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是研究探索一定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的历史变迁和森林植物区系的发生发展以及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实物;也是考察古代气候、地质、水文、地理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旁证和依据。所以研究探讨风水林,对丰富和发展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和园林科学,造福于现代人类社会,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重要的科研课题。同时对于制订一定地区的林业、园林区划和规划,发展园林绿化和林业生产也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借鉴作用。

4.3 风水林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文化价值

风水林历时久远,它代表着一定地区的文明和历史,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兴衰,是绿色的历史文物,是大自然和古代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 下一篇文章: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古代风水林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古代风水林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地图投影变形的表现探析
  • ››城市地形图绘制技术分析
  • ››现代住宅干粉砂浆外保温系统的施工...
  • ››浅论提高试点专业野外地质实习质量...
  • ››浅论三维矢量数据结构在采矿中的应...
  • ››浅谈地质条件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稳定...
  • ››地震次生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决策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自然地理学课...
  • ››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
  • ››古代风水林探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