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地理地质
   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防治建议      ★★★ 【字体: 】  
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防治建议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9 22:27:0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 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沟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构造侵蚀地貌,地形地貌高差悬殊,地质构 造复杂,岩石破碎,地质灾害频发,具备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对五里村泥石流灾害的危害特征进行了分 析,表现为五里村沟下游堆积区,泥石流流向明显,直冲工棚与居民点的低凹处,更由于过流量小的便桥 阻塞,将加大泥石流能量向低凹处转移,一旦暴发泥石流,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泥石 流的危害特征,建议扩大便桥过流量,低凹处工棚与居民点搬迁至右岸相对较高处,以避免泥石流灾害.
    关键词: 泥石流;形成条件;危害特征;地形地貌条件;过流量 
Abstract: The Luding county Wuli Village mud-rock flow would be put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eavy economic loss and the personnel casualty. In view of the mud-rock flow harm characteristic, the paper suggested expanding the temporary bridge, moving the residential area to avoid the mud-rock flow disaster and damage caused by potential damage risk.
    Key words: mud-rock flow;forms the condition; harm characteristic; terrain landform condition; overflow quantity   

    四川省西南部泸定县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 形,构造侵蚀地貌,为构造强烈抬升区,地形地貌高 差悬殊,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地质灾害频发,是 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易发区。近年来,全县每年均 不同程度地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例 如,2005年“6. 30”杵坭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8.11”磨西河流域群发性泥石流灾害,2006年县城 “7.14”泥石流灾害,特别是进入汛期后,沿大渡河河 谷及支流地段及国道G318线、省道S211沿线、县 乡道路广泛分布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具 有类型多、规模大、危害严重等特点.
    五里村沟位于泸定县大渡河上游左岸,流域内, 崩滑较多,面积广,侵蚀地貌,高差悬殊,处于强烈抬 升区,堆积区威胁着工矿、国道等对象,具有泸定县 泥石流沟道的典型特点,研究其灾害评价与防治建 议,为减灾防灾提供依据,并为工矿、弃渣等合理布 局提供建议.
    1 五里村沟泥石流现状 五里村沟位于泸桥镇团结村河坝头(图1),地 理位置为E:102.222 397;N:29.954 200 7。流域面 积为40 km2,沟口高程1 390 m,最大标高4 070 m, 高差悬殊,平均主沟纵坡为154‰,植被覆盖率为 66%,沟口为泥石流与冲洪积,中下游出露闪长岩, 上游形成区以混合质花岗岩、角砾状及条带状混合 岩构成,具有较好的汇流条件。据成都地质矿产研 究所2006年泸定县地质灾害详查评价结果[1],该沟 为中等易发程度的潜在大型泥石流沟.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访问,五里村沟曾在民国时 期(约100 a前)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 淤埋了大量农田和民房;1975年,五里村沟再次暴 发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漫流到沟道两岸的山脚处, 造成大范围淤积,农田大部分被淤埋,房屋也遭到严 重破坏;2007年,五里村沟又发生较大规模的泥石 流灾害,直径约1·5 m的白杨树被泥石流冲断,这 次泥石流主要沿右岸的低凹处冲出,并在公路桥处 造成堵塞,泥石流在此处冲到居民区,造成房屋破 坏.
    2 泥石流形成条件 (1)物源条件 五里村沟流域处于泸定县西北部,出露地层较 多,岩土类型复杂,多为岩浆岩分布。通过对沟口附 近调查,物源多为残坡积层浅层滑坡与河道冲洪堆 积物,对全流域进行遥感解译,崩、滑补给仍然为本 区主要泥石流沟的重要补给方式,其通过沿沟松散 图1 五里村沟流域特征图 Fig.1 Wulicun valley feature map 堆积物的失稳而引发或进入泥石流中(图2),尤其 在五里村沟上游,大字口处,水土流失严重,提供了 大量物源。五里村沟上游以宽谷地形为主,植被覆 盖率较高,以灌木、新生林为主。由于五里村沟流域 面积达40 km2,水系呈羽状,物源量平均储量较小, 但总体物源量较多,并且易发生溃决型泥石流,使能 量瞬间释放,左突右拐,不断接纳河流强烈冲刷形成 的崩滑物,最终形成规模较大的泥石流运动.
     (2)水源条件 泸定县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 受东南、西南季风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双重影响,气候 垂直差异明显。泸定县境内降雨量有明显的时空差 异,一般5月至10月受西南季风气流控制,空气暖 湿,雨量逐渐增多,降雨量占全年的90%以上。其 中6、7、8三个月占这一时期的64%以上,称为湿半 年。11月至次年4月受南支西风的气流控制,空气 干冷,雨量稀少,降水量仅占全年10%左右,连续无 雨日达100 d,称干半年。据泸定县气象站资料统 计,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8%,历年最大降雨量 为72.3 mm/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3.1 mm/a,降 水主要集中于每年5~9月份,多为大雨或暴雨,是 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图3).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
     (3)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对泥石流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 作用:①通过沟床地势条件为泥石流提供位能,赋予 泥石流一定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能量;②沟槽在一 定演变阶段内,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水体和土石 体[2].
    五里村沟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大,山高坡 陡,近10条支沟自东向西流域主沟,再由五里村沟 汇入大渡河。五里村沟为溪流深切中山峡谷地貌, 沟谷下部多呈“V”形峡谷,中上部多呈“U”形宽谷; 谷缘到谷底的相对高差大,最高达1 500 m,沟道平 均主沟纵坡为154‰,局部纵坡达到223‰,在易发 评分中,其单因素指标判别属于中等-高易发,这种 较高的纵坡比为泥石流运动提供强大的势能.
    3 五里村沟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 五里村沟泥石流为中易发程度的泥石流沟,在 强降雨作用下易发生泥石流,对其危险特征,主要表 现在五里村沟下游堆积区。根据调查情况分析,该沟的危险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五里村沟沟道的自然弯曲特征造成的潜在 风险。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沟口处,五里村沟主沟 流向为260°,而在沟口段约200 m处的下游,沟道 流向为210°,沟道在此形成一个自然的大幅转向.
    而在沟口处泥石流的流向正对着堆积区右岸地势相 对低凹的区域,该区域有居民住宅,也是目前水电站 的料场,且在靠近下游的公路边有临时工棚,一旦发 生大规模泥石流,具有直进性的泥石流很容易直接 冲入料场和工棚区,造成灾害(图4).
    图4 五里村沟沟道转弯处特征图 Fig.4 Wulicun Gou Road, corner feature map 图5 五里村沟便桥与沟道及威胁对象关系图 Fig.5 Wulicun ditch temporary bridge with the channel and the threat of object-relation diagram (2)沟口转弯处的临时施工便桥的桥涵过流量 较低,对泥石流的排泄具有阻挡作用。通过调查,在 沟口转弯处下游约100 m处,有一座新建施工便桥 (图5),但由于该桥桥涵净空不大,且在桥下游约20 m处做了基础处理,使得便桥处段沟道纵坡较小, 沟道坡度约2°,使得沟道冲积物在桥下沉积。由于 该便桥的存在和沟道纵坡变缓,使得便桥桥涵的过 流断面大幅度减小,如果发生大规模泥石流,极有可 能在此造成堵塞,使泥石流沿右岸低凹处冲出,进入 料场和工棚区,造成灾害(图6).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查阅四 图6 五里村沟新建施工便桥横剖面图 Fig.6 Wulicun ditch cross-section of the new construc- tion of temporary bridge plan 川省水文手册,选取该区域1 h、6 h、24 h可能最大 降雨量等基本数据,结合主沟长度、纵坡等参数,选 取1.5的堵塞系数,得出不同频率下泥石流流量(表 1)。五里村沟新建施工便桥横剖面面积大约为90 m2,不能满足所计算的20 a一遇102 m3/s的最小 过流量,存在着隐患.
    表1 不同频率下五里村沟洪峰流量表 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peak flow meter ditch Wulicun 不同频率20 a一遇(p=5%)50 a一遇(p=2%)100 a一遇(p=1%) 五里村沟泥石流流量 /m·s-3102 134 157 鉴于以上两个主要方面的分析,综合目前料场 和工棚分布区,五里村沟一旦暴发泥石流,极易造成 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4 五里村沟泥石流防治建议及对策 根据目前五里村沟泥石流的危险性分析和潜在 威胁对象特征,结合对当地村民的调访情况,不管是 1975年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流域源头泥石流的流动形态

  • 下一篇文章: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防治建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防治建议”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地图投影变形的表现探析
  • ››城市地形图绘制技术分析
  • ››现代住宅干粉砂浆外保温系统的施工...
  • ››浅论提高试点专业野外地质实习质量...
  • ››浅论三维矢量数据结构在采矿中的应...
  • ››浅谈地质条件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稳定...
  • ››地震次生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决策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自然地理学课...
  • ››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
  • ››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