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多CPU单片机系统设计在社区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3:52:06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多CPU 安全防范 系统设计 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在承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高效率、快节奏压力的同时,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安防产品应运而生,尤其是蓬勃发展的现代化社区物业管理,通过监控网络把家庭和社区值班室紧密地联系起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有些社区监控网络并不能完全履行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的监控节点都是采用1个CPU完成所有的功能,包括扫描各传输器模块状态、信息处理、数据显示、报警、与上位机通信等等。这无疑给此CPU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旦出现故障,使得此单片机不能正常工作,则该监控节点将完全瘫痪,报警信息将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另外,在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多任务系统中,单CPU结构也将显得力不从心。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解决办法,把目前服务器中较为流行的多CPU并行处理的设计思想融入到社区监控网络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其价格甚至比一些常用的接口芯片还要低,这就使多CPU的单片机系统的成本大大降低。此外,由于采用多CPU的设计思想,将使系统在并行处理和实时采集数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一些功能稍微复杂一点的系统,多CPU系统设计方法将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那么,如何实现多CPU的单片机系统设计呢?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顾名思义,多CPU系统就是在1个系统中含有多个CPU。每个CPU独立地处理1个或少量的事务,然后通信某种方法,控制数据的合理流动,以完成设计要求的系统。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多CPU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好各CPU之间数据的合理流动问题,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利用双口RAM实现CPU之间的通信 双口RAM是一种高速的并行传输芯片,是实现CPU之间通信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常用的CMOS双口RAM有IDT7132、IDT7142等型号。IDT7132和6116类似,都是CMOS静态RAM,存储容量均为2KB。不同点在于IDT7132有两套I/O口,并有一套竞争裁决电路。因此,IDT7132内部的2KB存储器可以通过左右两边的任一组I/O口进行全异步的存储器读写操作,能方便地实现CPU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双口RAM实现多CPU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2.利用共享内存的方法实现CPU之间的通信 这种方法与前面的方法类似。所不同的是,前一种方法是利用双口RAM的一套竞争裁决电路实现对RAM的访问,而这里是利用不同的时序实现共享内存的。LON网络中的Neuron节点芯片设计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其典型结构如图3所示。 利用这种方法也能够实现CPU之间数据的高速传输,但是,它必须制成专用芯片,把CPU和RAM等元件封装在一起。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特定的工业场合。 3.利用总线的方法实现CPU之间的通信 随着总线技术的发展,使得多主多从的单片机系统设计变得越来越简单。设计者只须通过接口芯片就可以将CPU挂到总线上去,实现CPU之间的通信,其典型的结构如图4所示。 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灵活、经济实惠的特点。在系统数据量不大,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方法中,I2C总线以其结构简单、设计灵活、易于扩展和开发周期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青睐。尤其目前很多单片机都带有I2C接口,不用接口芯片就中以把CPU直接挂到总线上,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简单、经济。本文的多CPU系统也是基于I2C总线的一种安防系统。 二、基于多CPU下的社区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法 1.系统的拓扑结构 系统的拓扑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实际上是一个3级分布式测控系统。第1级由1台安装在社会值班室的PC机组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负责向各家庭数据终端(HDT)发出各种命令,接收返回信息,并进行数据库管理和报表统计等工作。第2级由安装在各家庭的家庭数据终端组成,相当于1个监控节点。它主要负责接收PC机发来的命令和向PC机发送各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并进行显示、报警、存储等信息的处理。第3级由安装在家庭各房间的各种模块组成,包括烟感、红外等报警模块,水表、电表等数字模块和家电控制的控制模块。它主要负责检测和控制各控制对象的状态。 2.家庭数据终端(HDT)的功能 家庭数据终端是安装在家庭内部的1个监控节点,主要执行以下任务:(1)接收PC机发来的命令;(2)信息显示;(3)键盘扫描;(4)声光报警;(5)生成家庭状态字节,并向PC机发送各种状态信息;(6)报警信息储存,即“黑匣子”功能;(7)扫描各传感器模块状态。另外,HDT还应个有可添加扩展模块的功能。这些功能当然可以用1个CPU实现,但将给CPU带来较大的工作量,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采用多CPU的思想进行系统的设计。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