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是企业衡量进步的根本标志和尺度。其次,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金制度。一个好的薪酬系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这个薪酬系统应该同时考虑企业外部竞争力、企业内部一致性和员工贡献因素,做到统一标准,切实吸引和留住人才,才能满足员工的公平感,真正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后,企业要树立诚实守信的伦理思想,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标准,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发展。诚信经营是企业立命之根本,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依赖于与利益相关者长期、稳定的合作,“诚信”正是维系合作的纽带。“诚信”是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财力、人力和技术的竞争,还包括信誉、品牌等无形资产的竞争,“诚信”正是这些无形资产的核心。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伦理环境企业在竞争与经营过程中忽视伦理有着多方面原因,而整个社会缺少相应的伦理环境是导致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根源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恰当地描述了伦理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一个缺乏伦理氛围的环境往往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为与不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企业相比,关注伦理的企业在成本与竞争手段等方面存在相当的劣势,如果存在超额的利润,它们会放弃伦理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催生企业经营过程的非伦理行为。因此,构建良好的伦理氛围是促进企业注重伦理的重要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均需要作为宏观经济发展基础的企业重视伦理观念,也是市场经济并非与“伦理”经济对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伦理”观念支撑的体现。因此构建企业的伦理氛围,提升企业的伦理水准,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构建伦理型企业及和谐社会的基础。
因此,对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体制法规仍相对滞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市场环境相对复杂,构建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长久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祖山.浅论中国伦理经济的发展[J].福建论坛,2004,(4).
[2]黄家瑶.经济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龙兴海.伦理道德与经济发展[J].求索,1998,(6).
[4]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