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为理解与解释社会基本事实、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互动整合,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生命力。 第三,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均衡分析与理性选择模型,并将其扩展到社会行动领域,同时在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有助于提高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精确性和解释能力。 当然,理性选择理论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任何行动者的理性选择都必须涉及到个人的偏好、欲望、预期和决策,不确定性总是无法排除,而“一些表面看来非理性的影响力也会发生常规的影响。”(29)“事实上,感性选择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发生的社会行为,它作为广大基层社会成员展开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比理性选择更基础的地位和意义。”(30)因此,过分强调理性排斥人的感性方面必然成为包括科尔曼在内的所有理性选择理论共同的缺陷。 其次,“嵌入理论”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嵌入于社会生活中的,我们无法假定存在着只为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纯经济活动。嵌入性理论的代表人物卡尔·波兰尼认为,经济嵌入于社会结构,决定贸易和价格机制的因素中,“风俗习惯、公共义务、政治权威、法律行政要求、社会认同等构成的社群规范”非常重要,而且经济活动也要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这表明,以科尔曼为代表的理性选择理论自身也需要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 再次,科尔曼尽管看到了法人以及代理人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揭示了法人行动在整合微观与宏观行动理论中的作用。但是他的法人行动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抽象的。同时,正如后来的经济社会学家阿罗等人所指出的那样,纯粹个人的理性选择也有可能产生社会选择的悖论。所有这些问题当然有待于理性选择理论进一步深化。 注释: (1)[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 (2)[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封底. (3)丘海雄.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1998.1.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7)[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5、22-23、36、39-40、41、42、46、154、58、55、56、62-63、50、51、282-283、284、286、289、289-290、335、2. (24)、(25)、(28)张缨.科尔曼法人行动理论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4. (26)、(29)李培林.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J)社会学研究2001.6. (30)刘少杰.制度场变迁中的感性选择(J)吉林大学学报2003.2.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