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      ★★★ 【字体: 】  
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16:08   点击数:[]    

法治负的消极性影响。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由治标式向治本式渐进,依法治负是个关键。所谓依法治负,主要包括三个含义:①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农业法、土地法、税法和国务院有关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条例对农民收取农民应该缴纳的各种税费;②农民要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向国家和集体及时如数缴纳应该缴纳的合理的税费;③对农村极少数农户不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自己应缴纳合理税费义务的行为,在按照乡规民约进行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应通过诉诸于法的办法进行强制收取。20世纪末依法治负难以实施的状况,在21世纪初叶的前期不可能有好转,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改革的不彻底对依法治负有消极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执法的主体是政府,而目前政府与农民存在着实际上的地位不对称的现象,政府要求农民依法缴税是上通下达,而农民要求政府依法收取合理部分的税则可能会出现梗阻现象,因此,要真正实现依法治负有很大的难度。二是农民负担治理没有一支执法的队伍。目前从事农民负担治理工作的是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就全国而言,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有的隶属于党委,如江苏是在省委农工部(省级机构改革后这一部门又被撤并);有的隶属于政府,如安徽是在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海南是在省农林厅。不论是省委农工部,还是省农委或农林厅,由于都不是一个执法的部门,因而对一些地方在农民负担问题上违法乱纪行为表现为无能为力。这也是农村改革不彻底的一个表现,必然对进行依法治负带来消极影响。三是地方法院在农村改革不彻底的情况下,难以依法调处和判处有关涉农负担案件。譬如,江苏南通市有一个乡的农民数人状告乡政府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农村搞全额以资代劳,以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不足。虽然农民胜诉,但以资代劳款已全部用掉,地方法院实在执行不下去。可见,21世纪初叶不消除农村改革不彻底对依法治负的消极影响,就不可能完成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由治标式向治本式的过渡。

    (三)逐步消除对农民负担治理创新的阻滞性影响。21世纪初叶要完成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过渡,必须在农民负担治理上进行创新,但由于农村改革的不彻底,这种创新将受到阻滞。江苏省海门市在前几年探索了一整套“高收入多负担、低收入少负担,减免困难户负担”的公平负担办法。其主要做法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中发[1996]13号)和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1992年12月7日92号令)的有关政策规定,根据农民所从事的产业和经济收入的高低,在农村实行分档负担,改变了过去高收入户拔高农村人均纯收入基数而使纯农户多负担的不合理状况。理应说这一创新是改变目前农村按人按亩平均负担的好办法,在农村推广的阻力不会太大,但实践却不然。一方面高收入户多负担后心里不舒服,不愿多缴应多负担的部分;另一方面,乡镇政府怕得罪高收入户,担心少了财税来源,因而公平负担办法在整个江苏省农村推广难度很大。这就启迪我们,农村改革不彻底对农民负担治理的创新具有阻滞作用,这在21世纪初叶的前期也难以改变。因此,在21世纪初叶转型阶段必须做好消除农村改革不彻底对中国农民负担治理创新的阻滞性影响,这是真正实现治本的根本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21世纪初叶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模式设计及政府的角色定位跨入21世纪即在眼前。从现在起,各级政府应当充分认识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重要性,按照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设计由治标向治本渐进转型模式的预案。笔者认为,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模式确定应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出发,根据20世纪末我国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基本经验和21世纪初叶农民负担治理的基本目标,笔者提供三种转型模式供研究和参考。

    ——发展经济的“123转型模式”。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的收入难提高,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也就难以向治本转型。就江苏而言,为什么苏南的农民负担就不重,苏北的农民负担却不堪重负?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笔者感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有效途径之一。按照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农村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想方设法减轻农民负担,就必须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这一发展经济的“123转型模式”,是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重要目标模式,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不能贻误当前的大好时机。需要指出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123转型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工商、种养加、产供销一以贯之,紧密相“链”,使农民与企业、商人一同享受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分配,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笔者感到,实行经济发展的“123转型模式”,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税费改革的“ABC转型模式”。目前中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将来要在全国全面推开。21世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亟待修改和完善

  • 下一篇文章: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与政策选...
  • ››21世纪初法国社会党对社会主义理论...
  • ››21世纪世界经济九大趋势
  • ››21世纪城市增殖经营新目标:如何打...
  • ››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总体性转换——...
  • ››21世纪: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 ››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和职业教育...
  • ››21世纪德育重心移动趋势初探
  • ››21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
  • ››21世纪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焦点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