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试论当前中国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主要障碍      ★★★ 【字体: 】  
试论当前中国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主要障碍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10:5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80年代以来,从农村开始的由农民们首先掀起的这场具有“革命意义”的中国经济改革,震撼华夏大地,给中国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当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最终定位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社会寓于对中国农民的传统认识与成见,流行将农民“逼”入市场“推”向市场的提法,似乎是农民们不欢迎、不愿意进入市场,其实,如果仅说在“冒险”与“竞争”面前会有几份胆怯或畏惧,那这就不独是农民如此,就是对其他阶层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正常反映。可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民们首先所遇到的主要障碍绝不是这种可用“逼”之、“推”之就能解决的农民自我心理上的不适应,而是他们迈向市场经济的航道不畅,甚至有难以逾越的屏障。
(一)
走向市场经济的农民,其用以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基础是从事农业经营,但是,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再生产过程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回报率一般低于其他产业,同时,从事农业劳动比较艰苦,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不及城市,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经营还处于自然风险和较大的市场风险双肩担的不利地位。因此,农业在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常处于较弱与不利地位,是社会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大量经济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社会经济资源流向,主要受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支配。自然,农业经营者的行为也是由利润目标决定的,它要求经营农业的比较利益逐步同其他产业基本持平。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当非农产业预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农业,农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明显趋高时,当农业的投资效益和劳动报酬明显低于其他产业时,中国的农业经营者——广大农民要把生产要素转向非农业,这本应是情理中之事。
   然而,“民以食为天”。12亿人口的中国,吃饭为天下第一件大事。作为主要农副产品的粮食,不仅仅是一般商品,而且还是特殊商品,为当代中国领导人称之为“万物之宝”[1]。因此,农业实际上是一个自身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不可削弱的社会基础产业,有鉴于此,中国历代政府主观上都以“重农”政策作为基本国策,而世界上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和实现工业化之后,政府都以不同方式,通过宏观调控对农业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如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对农业公共服务的开支,对生产者的价格补贴以及农贷、利率、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抑制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弱质的影响,使经营者的实际收略高于经营其他产业的收入,至少不低于或接近平均收益,以利农业真正的稳定发展。我国现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政府在重视效益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农业弱质产业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能否给农民一个公平竞争机会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中,中国农民在计划经济的监控下,默默地为工业化贡献积累,除国家支农返还的部分外,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积累也达4481亿元。生产责任制实行之后,这种状况得到缓解,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于机会成本高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老实巴交的农民也开始不再死守土地,有了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有动摇迹象。无疑,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切实加强农业已成为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的大政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重视农业没有真正到位,尤其没有落到切实保障农民经营农业的收益上,“口号农业”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人们都说,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然而,实际情况怎样呢?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仍在逐年不断下降[2];农业信贷也难以到位,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说给农业增加225亿元贷款,结果是政策性贷款变成商业性贷款,最后又成为只给信贷规模,不给资金,一分钱未出银行[3]。由于投入少贷款到不了位,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处于“钱紧、线断、网破、人散”的危急状态[4]。农业经营的风险保障机制也迟迟建立不起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越拉越大。1994年是粮棉油提价幅度较大的一次,但也就仅能达到93年农资涨价的补偿水平。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农资限价限不住,粮油补贴补不起,国家苦苦找不到抑制农资价格上涨的办法,但是,粮棉是特殊商品没有变,国家只好以定购办法来控制1000亿斤粮食和几千万担棉花。农民在完纳农业税之后,这定购的粮棉又成了农民的任务和义务。
国家每年给农民下达的定购粮棉,既是任务,又是义务,农民当然不能不种,不能不交。上面规定,“省长负责米袋子”,粮食的完成更有保证。但是,这些粮食是农民用市场高价农资生产出来的。自1990年到1993年,农资的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1.7%;1994年国家较大幅度提高粮油棉价格,农资则以更大幅度上涨,有的“甚至翻番”[5]。根据湖南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早稻收购价每担谷44元,生产成本41元,一担稻谷的劳动报酬仅3元钱。根据今年农资价格上涨情况,预计每担稻成本上升为57.8元,如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

  • 下一篇文章:从近世到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结合的变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论当前中国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主要障碍”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论当前中国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主要障碍”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试论当前室内设计的普遍趋势
  • ››试论当前集团公司在营销管理方面的...
  • ››试论当前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与预防...
  • ››试论当前中国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