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 |
|
|||||
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村家庭人口生产偏好转变的影响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4 19:48:00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
李志俊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郭剑雄 陕西师范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一、引言
城乡劳动力市场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人口生产的特征出现显著转变:由传统的以高生育率为标志的数量偏好逐渐转向高度重视家庭成员人力资本投资的质量偏好。例如,1985年,农村妇女一般生育率高达88.83‰,2008年这一数据降至43.10‰;农村户均人口规模从1980年的5.54人/户下降到2000年的4.20人/户,进而又降低到2009年的3.98人/户。与此相对应,从1985年到2005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从3.91%提高到11.56%①;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5年的5.89年提高到2008年的8.36年,增幅达到42%②。
对于农村家庭人口生产数量偏好减弱的原因,诸多文献强调了乡—城人口流动的影响。Grabill et al.(1958)认为,城市化是导致较低生育率的强劲力量,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途径是大量人口的乡—城迁移(Davis,1966)。一些人口学家针对迁移(尤其国际迁移)影响生育率的现象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若干理论假说:第一,选择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相对于未迁移的人口而言,迁移者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强烈的发展愿望,他们期望通过流动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获得更多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对他们而言,发展需求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自身发展上,因而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婚育行为和家庭规模,保持较低的生育率(参见Goldstein,1973)。第二,适应性理论。该理论认为,迁入地的平均生育率水平低于迁出地。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这种适应性来自价格、收入和支出的变化(例如女性工资、抚养孩子的成本等)导致的对孩子数量需求的变化(参见Easterlin,1985)。第三,破坏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迁移使夫妻分居两地从而有利于降低生育率(参见Goldstein,1977)。一些学者(例如Kliewer,1992;Brockeroff and Yang,1994;Harding,2003)分别对上述不同的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并指出劳动力转移可以抑制迁出地的生育率。中国学者根据调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对农村人口生育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虽然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率不一定低于城市人口的生育率(尤丹珍、郑真真,2002;傅崇辉、向炜,2005;伍海霞等,2006;You and Poston,2004;陈卫、吴丽丽,2006),但流动人口的生育率有显著低于来源地农村人口生育率的倾向③。
中国的经验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呈现选择性特征,即率先转移的一般是那些承载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优质劳动力(郭剑雄、李志俊,2009)。由此,人们开始关注这种转移的选择性对农村人口人力资本的影响。对这一问题,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较多的声音是,选择性转移导致了原本就薄弱的农村人力资本的损失,可以被视作城市对农村的又一次剥夺,是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侯风云、徐慧,2004;侯风云、邹融冰,2005:侯风云、张凤兵,2006;2007)。基于劳动力国际迁移呈现出的选择性特征,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因技能型劳动力与非技能型劳动力的不完全替代性,技能型劳动力的外迁对迁出国的人力资本水平会产生负面影响(Bhagwati and Rodriguez,1975)。相反,另有学者则同时强调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家庭教育需求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向效应(例如申培轩,2004;王兆萍,2007;郭剑雄、刘叶,2008;郭剑雄、李志俊,2009;李志俊、郭剑雄,2010)。新迁移经济学的研究也认为,由于国外教育的报酬率较高,迁移的前景会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回报,诱使更多的国内劳动力加大教育投资力度(Mountford,1997;Stark et al., 1998;Vidal,1998;Beine et al., 2001;Stark and Wang,2002)。
现有研究文献虽然分别注意到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家庭生育率和人力资本的影响,但并没有将三者整合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尽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解释农村家庭生育率变化的一种原因,但没有注意到转移的选择性及其所蕴含的影响生育率的深层次作用机理;也未体现新家庭经济学关于人口生产数量偏好和质量偏好之间逆向制约及演进关系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