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企业很少,县乡吃皇粮的人很多,僧多粥少,加上财政收入不足,工资不到位、少发的现象比比皆是。可以想象,在一个连工资都难以有保证的地方,公务员实施行政行为的公正性能有多大的保证,根据管理学的常规,管理者的低成本往往导致管理效果的高成本。
财税体制的集中化直接导致了县乡财政赤字。从税收得不到足够的钱,县乡政府以及村委会[①]在进行管理时出现如下政府失灵:
其一,县乡政府在进行政务活动时,常把创收当作第一位的要事来抓。公务员如果工资都发不出,行政权力就会向行政主体方面倾斜,政府决策往往在考虑公共事务管理时,渗入行政主体自身利益需求。因此,出现各种名目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些费用最终都落在了农民的头上,农民收入有限,可负担却很重,农民收入问题也就越发严重。
其二,农村基层政府增加农民负担已为中央所明令禁止,农民也在自觉地抵制,因此,政府靠增加农民负担来解决财政赤字越来越困难。没钱怎么办?政府不能关门,政府无法运转社会也就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县乡政府以及村委会举债发薪已成了普遍现象。有关资料统计:三农负担共计近20000亿之巨,按6%利息计算,年需要利息1200亿,就是贷款还款期平均放宽到十年还完,不再增加农村集体贷款和借款,一年也需要平均还本付息近2600亿。十年期间,分摊到每一个县,平均每年需要还本付息一个亿,平均到每个乡镇每年要还本付息580万元(周天勇,2001)。刘喜堂(2000)根据对全国81个农民负担检测县的调查,乡均债务额达到1098.6万元,均净负债为708. 4万元,乡镇一级政府面临破产。农村基层政权的债务最终还是要靠征收农民税费来还。
3.政府失灵的表现之三:行政指导的指令化
政府干预经济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职能,而政府干预往往缺乏足够的准确的信息。政府要有效地干预经济生活必须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就我国情形而言,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技术手段的落后以及普遍存在的人为‘搀水分’等原因,政府要及时地得到全面准确的经济信息更属不易,且获取信息所需要的高额成本,也限制了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周明生、金太军,2000)。
实施行政指导是农村基层政府推行积极行政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农村基层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实施有效的行政指导,尤其是有关市场信息的行政指导却是勉为其难。其原因:一是乡镇政府的信息渠道并非总是畅通的,而且信息的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上级政府提供;二是乡镇财政困难,很难挤出一定的费用来收集有关信息,而信息的获取却往往需要高额的成本;三是乡镇信息处理的人才匮乏,在我国大多数乡镇高层次的人才很少,乡镇拥有计算机也少,能利用互联网的乡镇更少;四是乡镇缺少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因政府行政是非盈利的,政府进行行政指导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而收集信息却要高额的成本,这种成本是不应向使用者转移的,因而制约了乡镇收集信息的积极性。
正是由于行政指导信息的获取存在诸多困难,所以乡镇行政指导中领导“拍脑袋”决策的事时有发生。乡镇领导“拍脑袋”决策难保决策的失误,而一旦失误,损失只能由农民独自承担,因为行政指导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按理说,农民对于行政指导可采纳也可不采纳,但是乡镇领导往往为了推行其“规划”,强制要农民执行行政指导,如强制种烟草、种果树、种药材等。在现阶段,由于乡镇管理水平不高,行政指导往往变成行政指令,强制的行政指令直接妨碍了农民经营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投资的力度,最终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
4.政府失灵的表现之四:管理目标的自利化
政府的管理目标和存在依据是为公共事务服务,提供公共物品(王广正,1997)。但是,对于农村基层政府来说,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管理目标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倾向。产生这种自利性的原因有:
其一,基层政府具有扩张行政权力的欲望。“很少有人能够抵御增加他们自己的影响或权力的诱惑。政府也是如此。它们常常倾向于做的既多又长。”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1992)各级地方政府常常想方设法建造漂亮的政府办公大楼,购买高档的小汽车,但是没有借以计算这些项目的经济价值的损害报告,只要有地方人大的审议通过,或者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委会集体通过,甚至由主要领导跟其它领导通通气就行。每一位领导上任以后,总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总想有所建树,这样一方面可在群众中树口碑,另一方面为升迁做好准备,由此很多形象工程应运而生。更要命的是每一位领导的形象工程往往不同,前任领导的形象工程可能是种大棚蔬菜,后任领导的形象工程可能是种果树,农民的生产成了某些官员树立政绩的手段。农民在政府行为中往往不知所措,种了挖,挖了再种的事并不少见,社会财富的损耗太大,农民不堪重负。农民收入的增长,缺乏长期的规划,很难产生规模效应。
其二,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膨胀的限制措施少。政府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机构的膨胀在缺少控制措施的前提下,有其必然性。政府以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