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不妨做做“农退”文章      ★★★ 【字体: 】  
解决“三农”问题不妨做做“农退”文章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5:44   点击数:[]    

学。很难想象未来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后,既要确保数以亿计的农民的进入城镇,又要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稳定,在这个两难境地中,大胆退出“农田”制约就成为必然选择。
  一是要确立新的粮食安全观,消除发达地区退出“农田”的思想顾虑。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政策,是在自给自足与自由贸易之间选择了前者,政策的核心在于“储粮于田”。但国内外专家提出的新粮食安全观认为:粮食安全的涵义已不再是保证粮食生产和储备数量的那种传统的备荒意义了,还要考虑食品健康、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以及世界粮食市场运作等诸多因素。一个国家之所以出现粮食安全问题,从生产上讲主要是由于资源稀缺导致粮食成本上升的缘故,而建立在比较利益上的粮食进口政策,实质上是利用国外资源来弥补国内相应资源的短缺,从而使国内资源配置更加有效,这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购买力,粮食供应则更有保证,这是现代粮食安全观的实质所在。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出口粮食,仅有的几次粮食进口中,最多的一年也仅占国内消费量的5%,用汇30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石油进口占国内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年用汇150亿美元。所以和平时期完全可以利用世界粮食市场运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不计成本投入农田,后果必然是产量过剩、土地抛荒和农民受损,偏面强调“储粮于田”所付出的代价是长期的和不必要的。
  二是要推进土地要素资本化,通过让农民变“股民”来保障农民退出“农田”的经济利益。在发达国家,农用土地的国有、私有界限十分清楚,土地作为一种资本、一种财产在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值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我国,土地被判定为不是商品而是生产资料,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对手中的土地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产权。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土地不是商品的观点是可以商榷的,虽然土地所有权在法律没有改变以前是不能转让的,但土地的使用权或者称之为财产经营权是可以变动流转的。现在城市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商品化并资本化了,农用土地使用权商品化、资本化后,“三农”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农民利益也就比较容易得到有效保护。要实现上述目标,最好的办法是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量化入股,让农民变“股民”,为农村土地流转松绑,让农民根据自己意愿再次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苏南地区,农民自发的土地流转仅限于在农业用途范围之内,农民获得的土地收益最高就600元/亩左右,平均在300元/亩左右的水平。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土地被征用后,增值收益返还到农民手中部分最低的不足20%,平均不足50%,远远低于80%的国家规定标准,这种一次性卖断的做法极易引发农村各种纠纷,也导致了农民宁愿抛荒而不愿放弃土地向城镇转移。从张家港、昆山等地的试点经验看,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确实是在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经济利益前提下,让农民顺利退出“农田”的最佳途径。要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通过对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的改造,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村集体资产不可分割为原则,将土地和其他农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人,使资产权属明晰化、人格化,恢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基础上的农民经济组织的本来面目,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让广大农民在土地的市场化流动中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三是要适时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以乡镇工业园区为载体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今后一、二十年,是我们继续推进工业化与加快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农村工业化应当选择有利于与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适时调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将农村工业化转变为城镇工业化。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有利于发挥配套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加快乡镇工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特别是可以加快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扭转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的状况,控制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在农村工业化发达的地区,加快小城镇和城市的发展,将更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农村工业化向城镇工业化方向发展,关键在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引导乡镇工业向园区集中。要按照着眼长远、适度超前、优化结构、配套完善的要求,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为乡镇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要结合小城镇功能建设,把乡镇工业园区面积做大、基础设施做优,强化园区本身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功能,更加合理地安排产业布局,敢于推出“尽地招商”,彰现政府产业导向和行政效能,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园区;要加强乡镇工业园区与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分工协作,沟通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的联系,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严格控制在乡镇工业小区以外新办、扩建工业企业,通过优化工业布局,合理调整土地资源配置,实行土地置换和土地复垦政策,在优先保障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农村土地资源,使退出的农田发挥出更高的土地产出和使用效率。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重要时期,我们务须先人一招、快人一拍,敏锐地发现并捕捉住任何一种深具带动力的契机。当前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眼全局创造性地做好“农退”这篇大文章,率先实现“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般下木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

  • 下一篇文章: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隐忧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解决“三农”问题不妨做做“农退”文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解决“三农”问题不妨做做“农退”文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