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      ★★★ 【字体: 】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4:33   点击数:[]    

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固定性差异也会影响到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多少。计量估计结果表明,地区虚变量的系数在1%或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地区的差异性确实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一个显著因素(见表5)。

第四,技术效率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计量估计结果表明,γ的系数统计检验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显著因素。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为84-85%(0.844-0.847,见表5),这说明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大约有15-16%被损失掉了;如果我们提高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我们就可能提高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







表5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和技术效率因素的计量估计结果

解释变量

LnW



方案1

方案2



系数

t检验值

系数

t检验值

F1函数中的变量





截距

2.202

(14.03)***b

2.070

(11.09)***b





LnFC

0.064

(2.65)***

0.077

(2.78)***





LnVC

0.313

(8.26)***

0.315

(8.65)***





LnLabor

0.420

(8.11)***

0.447

(7.80)***





LnWtable

0.015

(0.29)

0.006

(0.13)





D97

0.048

(2.27)**

0.040

(1.88)*





D98

0.044

(2.06)**

0.034

(1.57)





Dfx(肥乡县)

-0.229

(-2.97)***

-0.229

(-3.26)***





Dys(元氏县)

-0.124

(-2.22)**

-0.109

(-2.07)**





无效率因素(F2函数中的变量)





产权制度虚变量





Dnc

-0.195

(-5.63)***

-

-





Dc

-c

-

0.101

(2.24)**





Ds





-0.140

(-2.48)**





治理机制虚变量





Dm

-0.103

(-2.53)**

-0.079

(-1.98)*





灌溉系统规模





Size

-0.018

(-3.18)***

-0.016

(-2.56)**





管理者经营能力





Edu

0.0003

(-0.06)

0.0009

(0.14)





灌溉系统成熟度





Age

-0.002

(-0.28)

0.003

(0.46)





δ2

0.017

(5.18)***

0.016

(5.18)***





γ

0.921

(16.67)***

0.910

(16.54)***





最大似然值

172.59

-

176.37

-

最大似然检验

118.08

-

125.65

-





技术效率的平均值

0.837

-

0.844

-

a:样本观测值总数为189个。 B:“*”、 “**” 和“***”分别代表统计检验显著水平为10%,5%和1%。c:“-”代表该变量未进入模型的运算。产出水量、固定成本、流动成本、劳动力和年均地下水位变量是取自然对数。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管理者的经营能力、系统规模和成熟度等,下面我们对这些因素对技术效率影响的计量估计结果加以总结和归纳。 第一,相对于集体产权制度而言,非集体产权制度可以显著地提高技术效率

在表5的计量估计结果中,方案1中非集体产权制度虚变量的系数为负值,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方案2中股份制产权制度虚变量的系数为负值,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方案2中集体产权制度虚变量的系数为正值,而且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见表5);这说明非集体产权制度可以很显著地提高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



表5的数据表明,非集体产权制度虚变量的系数平均为-0.195,这说明灌溉系统中非集体产权制度的效率比集体产权制度的效率高20%左右。



另外我们也可以发现,私有产权制度的技术效率低于股份制产权制度的技术效率。

以上分析表明,产权制度和技术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与我们的理论预期十分吻合,产权制度确实可以显著地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



第二,规范性治理机制可以很显著地提高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

各种模型的计量估计结果表明,规范性治理机制虚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十分显著,且系数符号为负(见表5),这说明规范性治理机制的无效程度低或相对于非规范性治理机制而言更有效;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相吻合。



第三,地下水灌溉系统的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各种模型的计量估计结果表明,地下水灌溉系统规模的系数统计检验都在1%或5%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符号为负,这说明灌溉系统的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5第31和32行)。



第四、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对于管理者经营能力和灌溉系统成熟度的反应不敏感

表5显示,管理者经营能力的系数统计检验十分不显著,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们选择的用以反映管理者经营能力的指标即管理者的受教育年限不能很好地反映管理者的实际经营能力,而且各个灌溉系统的管理者之间受教育年限的差异性又较小所导致的。



另外,估计结果表明,项目成熟度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也不显著,(见表5)。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灌溉系统成熟度的高低对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高低没有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实证分析了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和产出水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与理论上的预期假设是一致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是产权制度、治理机制和系统规模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产权制度对于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非集体产权制度较之集体产权制度而言可以显著地提高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这一结论与理论上有关产权制度效率的讨论也是一致的。除了以上讨论的产权制度以外,与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显著相关的因素还有灌溉系统内部的治理机制和灌溉系统的规模。研究结果表明,灌溉系统内部的治理机制越规范、灌溉系统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促进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非集体产权制度相对于集体产权制度更有利于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试论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初探(shx1)

  • 下一篇文章:○“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农业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分析及调整...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