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昭通方言疏证》与近代词语考释      ★★★ 【字体: 】  
《昭通方言疏证》与近代词语考释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4:19   点击数:[]    

该条,向熹《简明汉语史》619页。)。《疏证》作者却认为只是借字而非借词,其《释词•释诂三》“殆、歹、@(25)”条云:“考@(25)字见《玉篇•角部》,音多改切而无义。《切韵》以来亦不收此字,然音与歹同,故宋以後人乃以为歹字,实形义两无所知。《玉篇》多采魏晋以来俗字,则@(25)或当在魏晋以来字书之中,惜无由审知矣。然此必俗字,故不见于先秦两汉人书中,至于歹字虽已多见于元以来小说之中,民俗流传,至今不绝,然以汉字结构规律绳之,则一无可说,一无是处,颇似西夏国书或蒙古字……@(25)为魏晋以来俗字,歹为南宋以后俗伪字,然两字之音皆以表‘多改’一音,因不得谓歹字形音皆出自蒙古或西夏明矣。”为什么歹字只是借字而非借词?作者接着用同族语即同源词之间音义联系的理论来加以证明:“考多改切之音,在《切韵》系统之hāi@(26)海韵,细读此诸韵收字多丑恶不好之义,如,皆在此韵,剧数之不能终其物,则以歹音表诈巧作奸之人事,正同族语之有内在同一规律(音)者也。则此言之本为汉语所具,应无可疑。惟汉字发展随时代而增益,歹、@(25)虽后起字,而不能谓音亦后起矣。细考古籍,余疑即殆字引申之义也。”关于“歹”是不是“殆”字的引申,作者这里也未逐加论定,当然还可进一步讨论,但说“歹”只是借字而非借词的观点,应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值得我们重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钅加英
    @②原字土加炎
    @③原字厂里加圭
    @④原字亻加襄
    @⑤原字月加音
    @⑥原字月加赞
    @⑦原字歹加奄
    @⑧原字谍去讠加歹
    @⑨原字口加奄
    @⑩原字口加赞
    @(11)原字僭去亻加足
    @(12)原字占加攴
    @(13)原字(双下加双)加攴
    @(14)原字马加宗
    @(15)原字疒里加阿
    @(16)原字火加敦
    @(17)原字扌加亚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被钱烦难的新的智识者

  • 下一篇文章:独具匠心 妙笔生花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昭通方言疏证》与近代词语考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昭通方言疏证》与近代词语考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昭通方言疏证》与近代词语考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