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艺术论文 → 艺术评论 |
|
|||||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4:06 点击数:[] ![]() |
|||||
发,关切人的生存状态,在满足其物质需要的同时,更注重其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精神需求的满足。”[34]而不是简单的只突出产品或服务的卖点。 后现代广告的创意“颠覆”得更为彻底,不仅是对物本观广告的颠覆,而且也是人本观广告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一般的人本观广告仍然在市场、消费者、产品三要素之间寻求人性化的沟通创意的话,那么,后现代广告则远远跳出了这一创意窠臼。它们不仅颠覆了现代广告的市场传统、消费者传统和广告传统,而且颠覆了广告的文化基础,这种彻底的颠覆表现在,从价值取向上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状态、关注人类社会的问题,是对传统的物本观广告的颠覆;广告策略上突出观念营销,是对产品营销的颠覆;图像风格上的仿真与超级写实,是对传统广告艺术的颠覆;创意思路上高扬时尚、颠覆传统,是对经典文化、纯粹艺术的颠覆。后现代广告比一般广告更为独树标高而成为人本观广告的最新形态。 因而,后现代广告不只是广告,更是消费时代的艺术。不管我们喜爱与否,在消费社会里“商业艺术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是商业艺术”。[35]
注 释: [5] [27] [35] [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郭发勇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265、248页。 [6] [24]转引自石义彬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254页。 [15][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晔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16][30][31][32][34] [法]让-马贺·杜瑞著,陈文玲、田若雯译《颠覆广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56、101、124、71页。 [17]杨晓军著,《许舜英意识形态与后现代广告》,《国际广告》2001年第1期第37页。 [20]潘惠德著《感性消费与广告形态》,《中国广告》2001年第4期第12页。 [21]转引自金燕著,《广告拯救日本?》,《国际广告》1999年第7期,第28页。 [22]吴扬文著《开启后广告时代》,《中国广告》2002年第9期第80页。 [23][美]理查德·奥曼著,王广州译《广告的双重言说和意识形态:教师手记》,转引自罗刚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7页。 [25]胡晓芸、李一峰著《巅峰之后——牛仔装品牌Levi’s的复兴之路》,《现代广告》2002年第3期第37页。 [26]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等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28]转引自曾玉萍著《锋发韵流许舜英》《国际广告》2001年第4期第95页。 [29]张树庭著《颠覆广告·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3]吕尚彬著《人本观广告的崛起》,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110页。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