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阐释深度      ★★★ 【字体: 】  
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阐释深度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2:2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曲列为“口述的非物质的人文遗产”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这些传统艺术是本土文化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精神内涵深刻,需要我们去研究、发掘、弘扬。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艺术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和理论说明。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说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这种状况,在5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创作比较重视,但对传统艺术的理论研究则不够重视。有些门类,如昆曲、京剧,我们有培养表演人才的学校,但没有培养研究人才的机构。对于传统艺术,我们往往只限于叫好,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我们还是说不大出来。我们也很少看到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又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著作。在有些艺术门类,我们的研究水平还不如国外的学者。我们历史上还有极其丰富的艺术理论遗产(画论、书论、乐论、曲论、舞论、造园理论等等),但至今我们还没有一本《中国艺术批评史》的著作。 

  目前,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些门类正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有的门类发展前景很不明朗,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门类已失去生命力,应该送进博物馆。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于它们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规律缺乏理论的把握,对于它们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缺乏理论的说明。 

  现在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在这一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更具有一种紧迫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先进的精神文明”。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青少年乃至全民的文化素质教育,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艺术向来都讲究体现艺术家的人格追求,并十分重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经过新的阐释,它们可以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全球文化单一化的危险。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有可能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就成为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 

  此外,在新的世纪,我们要采取更积极、更开放的姿态,大力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把我们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介绍给国际社会。这才是全面的开放和全面的交流。要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在国际视野下,对中国传统艺术作出深刻的理论阐释。 

  为此,我认为可以采取这样一些具体措施:首先,由有关部门出面组织,制定对传统艺术进行系统研究的长期规划,以集中全国力量,逐步推进研究工作,避免出现低层面的简单重复劳动;其次,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遗产的整理、研究,先写出一部供教学用的一卷本的《中国艺术批评史》,再组织力量写出一部多卷本的《中国艺术批评史》;再次,设立中国传统艺术研究基金。一方面用于资助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如昆曲艺术、京剧艺术、石窟艺术、古代岩画艺术、三星堆艺术、青州佛雕艺术等等),另一方面用于奖励有杰出贡献的研究成果;同时,除了艺术院校和艺术研究院之外,在国内若干一流综合大学建立研究机构,围绕一些重大课题对中国传统艺术开展研究,同时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硕士、博士)。这也是国际惯例,因为对传统艺术的研究需要深厚的文化基础,需要国际视野,需要多学科的支持,只有一流综合大学才具备这些条件。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全体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并深化他们的民族文化根基。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诗经》与《伊里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

  • 下一篇文章:后现代洗礼下的相声艺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阐释深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阐释深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提升中国传统艺术的阐释深度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