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例如在强调人的创造能力、绘画的各种材料与风格的结台以及推动艺术家同观众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艺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艺术多样化方式方面,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并确定自己与艺术的关系。但是,正如许多学人指出的,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最严重的缺陷,就是完全忽视了中国的现状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西方是一个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社会;而中国还是一个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度的社会。因而,在中国大谈、大用后现代主义,是否符合国情? 就是一位向中国介绍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学者也警告性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的、特殊的传统,西方文化主流的奢侈生活条什么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对于还在追求温饱的地区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他认为“在中国出现对后现代主义的赞同性是不可想象的”他把脱离生活条件的超前引入称为“画饼充饥”。 人类文明的发展,虽然从总体上看是不断地进步的,即由低级逐渐走向高级。但个别地看,却并不一定都是如此。尤其是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与时代的进步具有某种不平衡性、不对应性,时代在前进,文学艺术有可能走向衰退。如中世纪的艺术,相比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便是倒退;元、明、清的诗,相比于唐诗也是倒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世纪的艺术家像元、明、清的诗人一样,鼓吹什么“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么,人类文明史上也就不可能有文艺复兴的出现与辉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后起的文化艺术就比先前的文化艺术好,更不能简单地用后起的文化艺术否定、取代先前的文化艺术。 文化建设是人类文明事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三个代表”的思想,特别把文化建设的先进性问题提升到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高度,足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后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光进文化建设是何等的重要而且迫切。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也就是要求我们用一真理去战胜谬误,而决不是听任或追随谬误去战胜真理。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在九十年代初对崇高、道德、理想极力否定的喧嚣声中,在以君子为耻、以痞子为荣的价值颠倒的恶浪中,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极端主张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