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共 三句, 61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至自然环境 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在作品中一应俱全。如果仍然 采用传统的文学技法,在如此狭小的篇幅内完成一 篇小说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对文学要素做相应的 调整与删略。而文学要素的变革必将生成文体的新 特征:结构极其简单,一线贯之;人物对话、场景描绘 均以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情节简明却有出人意料的 起伏转折。“无人问津”与“捧出大枣”似两幅速写 的写意水墨画,寥寥几笔,却足以撼人心扉。语言仿 拟文言,简朴明快,字字珠矶。内容取材大众,关注 现实。这些特征,正迎合了当下市民文化的特殊需 求,快节奏、浅显易懂、贴近生活而又颇具文学品质. 短信文学也因其鲜明的大众色彩,又被一些人纳入 “民间立场的文学”. 除微型小说外,微型诗、微型散文也在短信文学 天地内茁壮发展。此时,短信文学的技术限制已经 内化为它所独有的文学特征,推动了微型文学的勃 兴. 2.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文学区别与传统文学的一个重 要特征。它使文学文本不再是封闭的不可触动的经 典范本,而是开放的,读者和作者都可以介入文学创 作流程。短信文学借助无线通讯完全具备了新媒体 的互动特征,但又与网络文学有所不同. 短信文学以手机作为它的收发终端,主要采取 一对一,相互转发的链条模式;而网络文学往往是一 对多的点面模式,一个文本可能同时面对无数读者, 又同时接收众多的反馈。此外,由于短信发送需要 有相应的手机号码,它不能像网络文学一样一按键 盘就可昭布于世。网络文学的创作基本属于匿名 式,而短信文学则是半匿名,它的交流对象往往是自 己熟悉的朋友、同事、同学、亲人。发、收者之间特定 的社会关系使短信文本的书写不得不仔细斟酌。这 使得短信文学互动却不混乱,开放又有约制,大大增 强了短信文学自身的净化功能 3.时效性 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即时通讯的优势,得以与 传统文学分庭抗礼。而手机平台的出现则将及时通 讯成功转移到短信文学上来,更具时效性。手机的 无线通讯与随身携带突破了互联网在地域、时间、终 端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输入更便携,发送更为迅 速、接收更为方便。尽管信息容量有限,但从时效上 来说,要比互联网更为便捷. 当然短信文学作为新媒体文学,它与网络文学 还有很多相同点,如符号语言的应用等。此外,短信 文学与因特网有着紧密联系,很多短信写手的作品 就是通过网络下载发送的. 短信文学与现代媒体的紧密结合,昭示着文学 新样式的登台。然而,面对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传 统文学,短信文学无疑是先锋的,弱势的,我们要以 更为宽容的态度来引导它,切不可棒杀。当然,对于 高呼“短信文学时代业已到临”的盲目乐观,大可不 必去附和。文学本身就色彩缤纷、兼容并包的多元 存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丰富当下文学的存在 形态,而不是一味去否定颠覆传统文学;就是要导引 文学新事物的壮大发展,却不是让新生事物一元独 霸。不管作为文学“正餐”还是文学“零食”,短信文 学都为文学家庭喜增添贵子。或许,它不会占据文 学主导,却也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学可能.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