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绘画艺术
   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      ★★★ 【字体: 】  
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21:48:11   点击数:[]    

密切的关系,成为为散文主题服务的符号,不再具有客观“人”所有的客观性、复杂性、丰富性。
人物色彩的符号化对于动画制作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符号化的人物


能够更方便地依照创作意图进行设计,直接为作品主题服务,进而更好地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和意境;另一方面,色彩的符号化是运用主观工具加工客观材料形成人物形象的过程,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处理不好,甚至会流于肤浅,引起反感。一部好的动画作品,能够以其深邃的主题和悠远的意境赢得受众,使受众忘却了对符号化人物的追问。
 
5.3.2通过色彩搭配矛盾凸显人物形象
 
动画片可以穿透人物的种种表象,直接表现人物内心的波澜和色彩。这决定了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具有能够为画面所表现的表象化的特征,但这种特征应该是通过色彩搭构过程中的隐性矛盾来体现和完成的。虽然动画片画面色彩同样可以传达悲喜的情绪,但这些悲喜的情绪常常是通过可视的眼泪或者笑脸来转述的。留恋是一种表情,愤怒是另外一种表情,所有内在的意义都要在人物的表情色彩搭构中寻到痕迹。一些动画片的创作常常会通过主角的演绎来呈现动画片描述的人物性格,好的动画作品善于抓住画面的细节,对人物色彩进行精心的雕琢,凸显隐藏其中的视觉矛盾,让观众在内心里接受了表象化的人物色彩之后,进一步领悟人物的情绪和思想。在多年的实践中,动画片在审美上呈现出清新、幽雅、婉约、含蓄的特点。这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是十分 吻合的。动画片通过色彩搭配的矛盾显现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象化特征也正暗合了这种审美观对于婉约风格的追求,因为经过表象化人物的中转,作品的思想和情绪是迂回传递给大众的,大众的感动发生在对人物形象的体味和思考之后。
 
5.3.3通过作者独特的创造体现人物形象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以表情达意为主旨的,人物形象的表现为作品主题服务,其能够与作品主题相吻合的那部分性格或外在特征常常得到典型性的处理,而其余的部分有时就会被坚决地砍去。这是对人物形象的创造和加工。在人物形象的创造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哪个方面最有利于表现主题,最有利于为动画作品的主旨服务,就以这个方面作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运用各种色彩,毫不吝惜地加以强化和表现,至于人物形象的其他方面、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通通隐去,因为这些方面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甚至是干扰主题表现的。这种做法在表现主题、传递思想方面具有积极而突出的作用,但需要作者要有一定的判别力和取舍力,不能把创造性处理演绎成粗鲁的支解,人物形象丧失了可信度,色彩搭配呈现出刻板或偏执的差异。因此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善于选取人物形象与


作品主题最贴近的特征,同时还要重视研究大众的认知心理,达成人物形象和大众心灵的共鸣。在一些动画作品中,人物色彩处理手法运用得特别充分,大众甚至只能看到人物的一只手,或者一个长长游曳的身影,但是这些人物特写所营造出的意境却常常是完整的人物形象所不能及的。人物色彩的创造,通过截取人物形象最有代表性、最具表现力的单元,来烘托气氛、表现主题,常常具有出奇制胜的效果,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4色彩设计配合主旨需求
 
5.4.1真诚的理解
 
对主旨真诚的理解,是作者进行色彩设计最基本的一条,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前提。如果作者对动画作品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没有确切的把握,那么色彩设计就谈不上尽善尽美。作者进行人物色彩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反复研究主旨的过程,或者说就是进入人物角色的过程。所以说色彩设计,一定要符合主旨需求,真正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也只有色彩设计真正符合了作品主旨需求,才可能对作品人物透彻理解。因此,对一个创作者来说,平时多关心生活中的色彩构架,热爱生活呈现的多彩缤纷,才能深刻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掌握人物丰富的思想情感,才能在色彩设计时得心应手,体现作品人物的构架要义。
 
5.4.2准确的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所谓定位,就是通过剖析,从剧本中发现人物个性的特征,发现作者在人物色彩设计所要关注的焦点,发现人物在作品中所处的角色定位,发现作品中围绕人物角色所要构架的场景,找出人物特殊的表现需要,准确用色彩搭配出作品人物与周围环境所存在的矛盾冲突,鲜明的表现出动画作品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使动画创作者始终围绕作品人物的个性特征和表现需要来安排场景色彩搭配和人物表征显现。
 
5.4.3特写的运用
 
特写的运用是动画创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重点。如果有人认为人物色彩搭配是美工的事,认为只要动画情节吸引大众就足够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试看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可谓超凡洒脱、自辟蹊径,


独树一帜,画面除面、胸部用细笔勾出轮廓外,其他皆用阔之巨笔横扫布置,每一笔既有墨色的酣畅,又有水分的淋漓,十分放纵狂肆,作者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它几乎占去了头的2/3,而把五官挤在了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鼻扁阔大、嘴角下倾,酣态可掬,诙谐味十足,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态度,使主观与客观,外在美与内在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艺术造型所体现的思想内涵,远远客观条件本身,极尽嬉笑怒骂之态[7]。
 
5.5色彩设计符合玩家情趣
 
5.5.1衬托场景,体现情趣美
 
动画片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的空间,任何人都有幻想的天分,用动画片打开大众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现代社会强调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尊重每个人的主体地位,又要大家和睦共处。以大众为游戏主体的动画片创作原则,是发展个性的极重要手段。由于每个人的精力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动画片的理解不同,所以动画片创作者应让大众敢于实践,敢于参与,敢于想象,敢于表现自我,敢于重塑人生,在动画世界中能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体现情感释放过程中带来的快乐,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美的享受。
 
5.5.2拓展外延,体现意境美
 
所谓意境,又叫境界,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感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动画片设计尤为强调意境。大众在欣赏和娱乐动画片时,一旦随创作者思路的引导深入到动画片的意境中,就会领略到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愿和审美情趣,受到启示,产生共鸣。动画片中任何场景的色彩设计,对大众都是一次心理暗示,不同的色彩烘托不同的场景氛围,达到不同的游戏意境,大众自然形成不同的心理情态。比如韩国的《童年ON LINE》,创作者用色彩堆砌的手法给大众展示了一个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梦境,玩家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在情境中体验到色彩给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体验,于是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成为游戏的一分子。可以讲,韩国的《童年ON LINE》在色彩设计上的运作,是美工一次成功的典范。
第六章 结论
动画片的发展作为21世纪进步的标志,人的想象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延伸,现代设计也逐步从2D到3D和4D空间延伸,色彩设计中的艺术化和科技化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空间符号,也赋予人类新的生活内涵。我们期待动画色彩设计者跨越不同的专业领域,适应我国动画色彩设计发展的需要,为我们创作出更好更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
1、国产动画片色彩设计必须走出从前中国动画所取得的荣誉光环的笼罩, 摆脱陈旧动画创作模式的束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精品辈出, 但若过分依赖古人的智慧成果, 则会影响今天我们的想象力。因此, 中国动画片固然要借鉴和利用我国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 但必须以表现现代社会气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美术对“科学”的误读

  • 下一篇文章:“美术”对艺术100年历史的误读与偏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时期的民间美...
  • ››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
  • ››中国新兴版画在现代美术史上的突出...
  • ››关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的探析
  • ››关于平面广告的发展思考
  • ››思想史运动的“85新潮美术”的追忆...
  •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艺术生态
  • ››近现代美术语境中的岭南传统画家
  • ››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
  • ››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 ››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