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电视艺术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道路探析      ★★★ 【字体: 】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道路探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38:49   点击数:[]    

生产和经营,就可以盘活资源,在融资、制作、营销等方面获得商业经验和动力。目前在这种体制创新上做得较好的是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中华青年影像大展》。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的创作力量,而是从一开始就以播出平台的身份与广大“中华青年”合作。这样不但栏目播出的作品活力十足,而且购买作品的播出权每期只用1500~2000元人民币,实现了栏目的低成本运作。
  2.多种销售手段,跨媒体经营。电视纪录片并不是“寂寞”的产业,要讲究营销策略。这方面,国外的电视纪录片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在目前中国电视纪录片播出价格比较低的情况下,得有一种新思路。比如,取得企业赞助,做贴片广告。同时,注重纪录片本身的广告宣传,利用纪录片的内容资源,做成相关书籍 VCD、DVD等,多次销售,媒体互动,跨媒体经营。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最近深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就是这么做的。该片在未开拍前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和研讨会,在制作同时又做了大量的宣传,播出时同步出版了相关的书籍,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轰动效应。
  3.集约化生产。电视产业化进程中,慢工细活的那种“创作”式的纪录片制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规模要求。同时,为节省成本、应付播出,栏目化的纪录片更要探索制作模式、经营模式,这比探讨纪录片的属性、类别等话题更现实。电视纪录片栏目要想实现流水线制作,必须建立适合自身特性的多快好省的模式。超越(而不是舍弃)以往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小作坊方式,向流水线批量生产的模式靠拢,至少是纪录片市场化初期的主要策略
  实践证明,我国获得国际大奖最多的依然是纪录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创新,电视纪录片必将成为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它的影响力也将惠及每个人。

参考文献
       [1]肖文. 国产记录片,敢问路在何方?[J]. 戏剧文学,2006,(8).
       [2]高宪春. 电视纪录片“真实”再阐释[J].山东视听,2006,(1).
       [3]李蔓.电视纪录片的战略突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危机与对策[J].声屏世界, 2006,(2).

       作者简介:张立峰(1963-),男,山东蒙阴人,大连电视台记者,学士,研究方向:电视纪录片制作。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创造性地讲好故事——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观感

  • 下一篇文章: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的审美品格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道路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道路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奥运会电视收视回顾及北京奥运会电...
  • ››从“辛迪加”看美国电视节目创新的...
  • ››关于电视广告对消费文化物质层面的...
  • ››新世纪语境下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叙事...
  • ››“山寨春晚”传播学解读
  • ››电视新闻娱乐化刍议
  • ››戏曲电视剧之美学新探
  •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哪些能力...
  • ››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
  • ››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传播动力
  •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道路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