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缩短拍摄周期,机械复制成功剧作的运作模式,轻视了作品的文艺质量。这样下来的结果就是在大同小异的穿越剧面前,观众早晚会有审美疲劳感到厌倦的一天。这样穿越剧就成了一个越吹越大的泡沫,早晚会破。只不过,连它自己都没想到会破的这么早。
再者就是从艺术创作与研究的角度来看穿越剧也值得商榷。与西方“穿越”作品极为注重“科学原理”和“事件逻辑”不同,国产穿越剧的穿越方式显得有些幼稚,文艺水平有限。这使得学界在现代艺术史写作中对其归于哪一个艺术流派,置于一个什么样的艺术框架内进行同向的比较研究就成了一个模棱两可的事情。
说它是神话吧,不像。因为如若参照马克思对于神话的阐义,穿越剧远没有达到那样的意识高度和艺术力量;把它归于荒诞派吧,牵强附会。它又不能将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也就不可能属于像贝克特那样的是一种高深的似是而非的诡谲;说它是现实主义作品,显然相差甚远。尽管它刨去虚幻成分后也有借古喻今反应当下问题的特点,但依据其所关注的问题和探讨的深刻程度与真正现实主义作品的要求不可等同。因此与常规题材类型的电视剧或是根据历史、名著改变的电视剧相比,穿越剧似乎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影视产物,我们很难对其进行一个明确的划分,只能说是它是为迎合大众短期内的带有盲目性的观剧需求,而杂糅多重因素所造就的一个混搭型的缺乏艺术考量的大众影视作品。这样也就缺少一个理性的艺术评价体系和标准对其进行艺术造诣的审度与批评,更不可能在其中发掘出更多的学术元素予以探讨。而是不得不把好看与否这一虚无缥缈的、匮乏学术精神的指标当成其评价好坏的基础,这也是学界对穿越剧看衰或嗤之以鼻的一个原因。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