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音乐论文
   论“微格教学”在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中的运用      ★★★ 【字体: 】  
论“微格教学”在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中的运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6:34   点击数:[]    

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起到教学示范表演的作用;三要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技能和歌唱技巧的训练;教学示范可以是老师亲自上课。也可以采取播放录像的方法,对要训练的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可以是教学全过程,也可以是教学片段。可以是优秀课型,也可以是失败课例。教学示范结束后,老师要为下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安排(必须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精心策划的)。教学示范的时间安排要合理,一般是一堂课的1/3。示范教学完后老师要精心设懝,以便学生在摹拟教学时有的放矢。

3、摹拟教学

摹拟教学是 微格教学的特殊环节,它是学生的特殊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学习方式,是摹仿教学的活动。其主要特征是“角色转换”,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课中课”, 它要求所有师生对施教者的教学过程和行为进行讨论和评价。摹仿教学内容是老师设计好的,最好是本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摹仿教学时间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对摹拟教学的全过程或者关键所在进行录像,录音和记载,以便反馈信息,让学生认识自我,或者为下一过程的讨论提供依据。在进行歌唱技巧摹拟教学时,要注意内容只能是一到两项,可以安排一到两场“课中课”。

4、反馈`评价

          

在微格教学中“反馈评价”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它包括:重放录像(音),自我评价,相互讨论,老师总结。在反馈评价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要客观的,正确的分析问题之所在,并找出问题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和摹拟教学中的成绩和特点,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先进的声乐教学方法。尤其要对学生摹拟教学和歌唱技能提出准确的改进办法,对学生摹拟教学的教案提出修改意见,它包括: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调整,技能训练的方法等。

5、结束教学

“结束教学”本是简单扼要的,但在微格教学中是一个重要教学过程,老师要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课后作业。教学方法的作业可以是同样的,但,鼓励不同的作法。声乐技能作业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分别布置,象小课一样要安排歌唱曲目。特别强调的是在结束教学时,老师一定要对下一节课的安排和计划布置给学生,以便在下一节时,学生有充分准备,积极配合。

以上几个方面是“声乐微格教学”的基本教学过程。但,因每堂课都有不同的内容,且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点,声乐教师在实施声乐微格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主观能动性,大胆想象,敢于创新。

五、声乐微格教学的几种方法

声乐微格教学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条件,其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多样化的。一般说来可以用如下几种。

1、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亲自或者利用多媒体系统,把要传授的内容和技能通过音像作教学示范。如:在训练“歌唱呼吸”技能时,首先老师把有关方面的理论和呼吸系统生理结构图通过读媒体图文并貌的显示出来。然后,利用动画片的形式将歌唱呼吸运动图在屏幕上演示。再播放几列错误的和正确的歌唱呼吸演唱实例。最后,老师对歌唱呼吸原理和练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或者以学生为对象进行呼吸训练。这样,既可让学生迅速正确理解歌唱呼吸原理和呼吸系统的生理结构,同时,掌握正确科学的练习和教学方法。

2、摹拟法

“摹拟法”是摹拟教学不是模仿歌唱。是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行为,教学风格进行学习分析研究后,在老师规定的内容,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短时间的摹拟教学。也可以叫“角色转换”,这主要是对学生的声乐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培养。

3、研讨法

“研讨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教学示范或者歌唱行为进行讨论,讨论主题必须是集中的。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必须有详细的课堂讨论记录。这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声乐教学和歌唱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老师在组织讨论前准备好要讨论的内容和主题,以及讨论对象。

          

4、赏析法

“赏析法”也就是声乐鉴赏或者优秀教学实例鉴赏。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科学的评价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内涵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5、讲述法

“讲述法”是老师对重点理论或者新的观念进行重要论述和解说。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教学法、先进的歌唱和教学理念、国内外声乐和教学思想和形势等。它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广博的见识,以及敏捷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总之,教有法,但无定法。“声乐微格教学”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与实践。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 下一篇文章:谈声乐有效教学-音乐教育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微格教学”在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中的运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微格教学”在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中的运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 ››日本世博会的音乐活动给上海世博会...
  • ››论红歌的艺术特征
  • ››“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
  • ››谈“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
  • ››试论红歌走进音乐课堂的作用
  • ››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
  •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市深入开展...
  • ››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
  • ››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