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
|||||
加入WTO前后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6:27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加入WTO前后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廖家骅 我国加入WTO已一年多了。在这为期不长的时间里,缘起于世界经济贸易交往所带来的整体社会效应,虽然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速,上层建筑领域所产生的变化已初见端倪。这个历史浪潮,已波及到师范教育系统,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方面自然也萌生出一些新的变化。了解它、研究它,不仅是一种认识上的自我完善,而且也有助于转化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动力和行为。 一、“扩招”所带来的正负面效应 为了适应新世纪国民音乐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为了迎接国际教育交流和办学竞争的挑战,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也包括音乐院校的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和所有的高校其他专业一样,在近几年也开始了扩大招生名额, 有的在增办新专业,也有的开始申报硕(博)士点。还有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师范随着学校升格为高校,也成立了音乐系科。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层次的不断提高,不少师范大学的音乐系还升格为音乐学院,并成立了音乐研究所等。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系列“扩招”,考生的录取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地区由原来的10:1扩大到3:1,甚至2:1,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广大青年进入高等学府学习音乐的迫切要求,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飞跃发展的大好局面。 作为一个有十二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基础教育必然要与之相适应,应该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由于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合格的音乐教师,因此,必须尽快地发展师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有足够数量和一定学历层次的音乐教师,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多种历史原因,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发展较为滞后,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和中等师范学校“关停并转”调整政策的实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此外,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群众,迫切要求自己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高师音乐教育自然也是热门专业之一。凡此种种,都说明了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尽快地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人数,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急需的音乐师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和所有的办学行为一样,师资、设备等“硬件”和“软件”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迫切的客观需要和美好的主观愿望而不具备扩大办学的必要条件,也是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的。尤其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音乐教育不仅要有足够数量、水平和能力的理论课和技术课的专业教师,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与设备,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扩招学校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音乐专业出现了教师和设备告急的局面。在教师方面,不少人在超负荷运转,也还有一些在学历和水平上不甚合格的新手加入到高师音乐教师队伍中来,于是出现了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的趋势。在一些地区,学生和家长对此反映较为强烈。由于办学层次的提高,必须要有相应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水平提高的学术根基和理论支持,但由于多数教师忙于教学和缺乏高校教师应有的科研意识与行为,因此出现了在不少学校音乐专业教师科研成果匮乏的滞后局面。在新生质量方面,由于招生量的加大,致使录取考生的文化分和专业分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一些文化素质较差,专业水平不高的新生进入音乐专业,无疑给日后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设施与设备方面,地区之间的差别较大,在条件较差的学校,往往是十几个学生共一架钢琴。至于音乐教学现代化设施(如多媒体、电脑课件等),就更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学生的要求了。 总之,扩招适应了国家音乐教育发展和人民群众求学的愿望,但目前在办学条件上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教学的主客观条件也还有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如不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和未来音乐师资的水平。 二、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喜与忧 尽管我们党和政府还没有响亮的提出“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但是随着入世后有关规则的实施,教育产业的意识与行为已日益明显地表露了出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人才,但是人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通过教育途径促使人才成长、成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育培养人才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对高等学校这样的非义务教育仍要由国家全部包下来的做法,无疑加重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也滋长了某些“吃大锅饭”的思想,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的确立与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对待非义务教育的认识上,“谁上学,谁受益,谁负担”的观点,已为更多的老百姓所接受。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受教育者的缴费标准,采取受教育者和政府共同负担教育成本的做法,是入情入理的。由于音乐教育是需要昂贵器材和设备的特殊专业,因此,收费标准高一些,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来看,远没有达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准。所以,还没有完全进入“教育产业化”阶段。 在我们向教育产业化方向迈进的过程中,办学经费逐渐变得充裕起来。作为对教学设施有多种要求的音乐专业来说,近年来各种教学设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充实。例如许多学校不仅钢琴数量有所增加,而且新增了数码钢琴教室、电脑多媒体音乐教室,还有一些高档乐器 ……。尽管这种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是教育产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已开始给我们带来了构建精神文明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对大多数高师音乐专业来说,今后几年将是告别经济贫困,充实和更新设备的历史转折时期,其现实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学习音乐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物质条件,对广大考生来说,即使在高考前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但是在录取之后仍需要一笔巨大的学费等开支。有人把高校音乐专业戏称为“贵族教育”虽有失偏颇,但确有少数有音乐天赋的青年,由于经济原因而被拒之于大学音乐专业门外,以导致他们艺术生命的枯萎。所以,在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关注有音乐才华的经济弱势幼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产业化的宽松政策,给高师音乐专业教师以更大的自由。工作时间之外的有偿教学服务,是当前许多高师音乐教师所从事的“第二职业”。在业余时间,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提供服务,既满足了社会对学习音乐的需求,也增加了教师的收入,这原本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真理过了头有时也会变成谬误。当正式教学工作之外的有偿服务膨胀到本末倒置的时候,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和科研,而且对金钱的过度追逐必然会淡化对事业的责任心,很容易将人引入歧途。随着教育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学校和教师的经济意识都在不断强化。不论是办学还是过日子,没有钱不行,但人世间也不是有了钱就什么都行。对具有“一技之长”的音乐教师来说,处理好工作与创收的关系,摆正本职工作与“第二职业”的位置,不仅是做人和为师之本,而且也是教学和科研取得更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对此保持清醒头脑的高师音乐教师,一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更大成就。 三、教学改革的成就与新问题 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近几年,高师音乐专业不断受到外来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响。精彩的外部世界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解放了我们的思想,从而加大了各学科教学改革的运作。例如声乐课和钢琴课的集体教学形式、技术理论课中自十二音体系以来的现代技法以及西方音乐史中若干学术观点的修正等,都带有鲜明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