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乐家们从基督教中汲取灵感和创作激情,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基督教圣乐。斯特拉文斯基的《弥撒曲》是本世纪弥撒曲中的佼佼者,令人回 想起 14、 15世纪时的教会音乐。他的《诗篇交响曲》选择了圣经中的 3首赞美诗作为交响曲 3个乐章 声乐部分的唱词,这部巨作被作者称为“为上帝的荣耀而作”。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无伴奏合唱《 G小调弥撒曲》是他声乐作品中的杰作,代表了他声乐创作的最高水平。英国作曲家威廉斯的《圣诞颂歌幻想曲》、布里顿的《圣诞颂歌仪式》也属于本世纪优秀的基督教圣乐之列。此外,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英国作曲家沃尔顿、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都创作了一些杰出的弥撒曲。
西方音乐之所以采用许多基督教的题材,主要在于西方的观众、听众对基督教非常熟悉,欣赏起来通俗易懂。如果我们对基督教缺乏了解,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音乐。所以不管是从欣赏西方音乐的角度,还是从全面了解基督教的角度,研究基督教与西方音乐之间的关系都是必要的。
□注释 :1、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人民出版社 1988年 10月版。2、 Douglas《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1。
3、刘志明《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台北大陆书店出版, 1981年 12月版。
4、叶松荣《西方音乐史略》,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年 3月版。
5、(苏)阿·伊·康津斯基《西洋音乐通史》(第一册),音乐出版社 1958年 12月版。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3月版。
7、《音乐欣赏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1年 10版。
8、卓新平《圣经鉴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 2月版。
作者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教研室主任,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博士生,著有《传教与教育》、《世界宗教史略》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