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音乐论文
   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      ★★★ 【字体: 】  
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1:43   点击数:[]    

,《之乎者也》的成功带来了无数的争议和期许,使罗大佑在这段时间遭到了极大的压力。"这其实是最惨痛的一张唱片,碰到的挫折,失败的感觉是最多的"。罗大佑自己说《未来的主人翁》从头到尾弥漫着一种抑郁苍凉的情绪。相信和作者当时内在面临的矛盾,以及外界充满无力感的时代气氛都有关系。 一定是第二张唱片最难做。因为第一张你可以慢慢做,完全没有前面的负担,所有前面的年轻生命的累积都可以放在第一张。如果第一张不幸成功,人家会要求第二张也成功,而且要变……又要有成长,又要有磨练,又要有新的东西,新的看法,新的音乐方向,然后在音乐上必须诚实,因为新的方向必须是来自你自己人生观,音乐观的彻底改变",罗大佑这番话替《未来的主人翁》里面的种种改变做了最好的注释。当这张唱片终于问世,我们发现这是一张比《之乎者也》更深沉复杂的作品;也证明罗大佑的才情与实力远远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像。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之乎者也》时而还能嗅出的些许生涩莽撞之气,在这张专辑里被一种更醇厚,更凝练的声音取代,划时代的制作水准使整张唱片的面目十分统整,也更精确有力地传达了歌词中沉重无比的信息。在那个MIDI尚未面世的时代,《未来的主人翁》丰富、深遂、张力十足的音场至今听来仍然令人赞叹,不仅领先当时所有台湾的流行音乐作品,即使摆在全世界的标准来看也未必逊色。无论《亚细亚的孤儿》动用儿童合唱团,军用大小鼓和送葬用的唢呐交替出的慑人的气势,还是《爱的箴言》一架钢琴自弹自唱营造出来的空间感,都证明罗大佑在处理声音元素的功力上愈显成熟。甚至在唱腔和咬字上,他也有长足的进步;令人血脉膨胀的摇滚乐和叫人黯然心碎的抒情曲同时并存,收尾的《稻草人》不仅让我们见识到超凡的编曲功力,也是罗大佑唱得最精彩的歌之一。 说到歌词,《未来的主人翁》实在给我们太多太多震撼与感动,在这有限的篇幅里是不可能说清楚的。光凭《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和《未来的主人翁》这三首分别献给台湾的历史、现代与未来的巨作,便足以让这张专辑名列史册;再看看《爱的箴言》、《盲聋》,更今人不能不对罗大佑处理诗语言的功力大表叹服。《亚细亚的孤儿》甚至被收录在前卫出版的年度诗选中,显示这张专辑的意义已经有某方面远远超出流行音乐的范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无数年轻人的深层意识,改变了许多人的思考方式,对大时代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未来的主人翁》是一张几乎不可能被超越的经典之作,不仅替已呈巅峰状态的罗大佑留下完整的见证,也绝对是台湾近数十年来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
●家

《家》的发行,让许多人感到错愕莫名:原本被定位成抗议歌手愤怒青年的罗大佑,在这张专辑里显得温情而内敛,几乎完全感受不到他前两张作品处处可闻的悲壮气势。当时任职滚石企划经理的詹宏志说得很直接,《家》的创作可能更成熟,音乐可能更花钱,更精致,更动听,但是《家》的温情与保守,证明所谓的抗议歌手是十足的谎言。王明辉则认为,《家》里呈现的罗大佑应该是一种经过长期观察,思考环境跟人的依存关系之后所引发的一种心灵上的疲倦,那个时候他好像有一种急着要找到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的情绪。讽刺的是,向来被视为风格最保守的《家》反而是罗大佑专辑中送审未通过的歌曲最多的一张。 事隔多年,罗大佑对这张专辑的处境有更清楚的体会,他表示当时自己承受的压力已经超出所能容忍的极限,自己觉得有很多东西扛不下来了,也就是说自己想讲的话已经到了一个顶点。《之乎者也》和《未来的主人翁》掀起的风暴使他被冠上抗议歌手之类的头衔,甚至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同时遭到来自政府当局和党外势力的压力--前者嫌他不规矩,后者嫌他不够激进,《家》风格上的凸变,其实也代表着打破这个既定形象的企图。可惜当内在外在的矛盾都没有获得解决时,当时的罗大佑并没有办法独力从这个盘根错节的网络解脱出来。回头去看《家》,罗大佑认为这是一张企图跳出某个框框,却又受限于更大的框框;,以致仍然无法充份淋漓施展的一张作品。《家》的音乐处理,的确是罗大佑迄今做得最精致,层次最丰富的一张,为了追求和前两张摇滚曲的不同质感,罗大佑亲自赴日聘请资深作曲家三枝成章为他编曲,专辑中大部分的歌是在东京录制的。《吾乡印象》八分多钟的曲子里加入了胡琴、月琴、把乌等传统乐器,层层叠叠的音效,细腻的编曲结构加上罗大佑吟哦式的唱腔,透露出和前作完全不同的企图;《青珂嫂》则是他首次收录的台语歌,都替这张专辑增添了一份贴近故乡土地的眷恋之情。《家Ⅰ》,《家Ⅱ》不仅诚恳地道出创作者内在的渴盼,也和前作处理爱情时低调抑郁的情绪大异其趣,是罗大佑专辑中首次出现明朗温暖,情绪诉求正向的情歌。浓郁深情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以及潇洒中掩不住落寞的深切内省之作《我所不能了解的事》,都是罗大佑炉火纯青的经典歌曲。而《超级市民》这首唯一对现实直接批判反讽的作品,反倒和整张专辑的基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张专辑出版之后,罗大佑终于认清他已经撑不下去,到了必须离开自己的《家》--台湾,远赴重洋让一切归零的时候了,这张专辑为惊天动地的黑色革命划下句点。那个让无数年轻人顶礼膜拜早已成为图腾的黑色身影,就这样不知不觉永远走进了历史。

●青春舞曲

《青春舞曲》是从罗大佑1983,1984两年岁末演唱会的实况录音中选出十一首歌做成的合辑,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第一张演唱会实况专辑。据他自己回忆,早在《家》出版之前就已经打算推出演唱会实况录音,而且有出版双专辑(double album)的意思,但整个计划却因种种缘故一再延宕,等到《青春舞曲》终于问世,罗大佑已经收拾好行囊,在唱片内页写道:也到了我告别一段时间的时候了,我总不能骗你说我脑袋里充满着音符…… 这是一张经常被忽视的专辑,许多人以为它只不过是现场演唱会的实况录音,而匆匆跳过不听,殊不知这样便错过了罗大佑在脱下黑衣,远走他乡之前,替我们留下最精彩动人的四十分钟。《青春舞曲》其实有许多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时罗大佑是第一个以个人身分办大型演唱会的歌手,在完全没有前例可循的情况下,所有相关的细节都必须一一从头摸索。当时参与罗大佑演唱会的工作人员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地创造历史,完成了今日看来仍然令人咋舌的高难度工程,而现场收音的不尽理想使罗大佑后来不得不重新进录音室,为《之乎者也》、《未来的主人翁》、《将进酒》和《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重录和声,也替专辑中某些部分做了若干修补;而这些非绝对真实的修正也还算谨守分寸,不至于影响整张唱片所要忠实传达的临场气氛。 几首在原专辑中并不算最抢眼的歌曲,在舞台上重获新生。《我所不能了解的事》节奏放慢,乐器回归淡薄之后,那些复杂的长句反而有了许多让听众参与思考的空间,罗大佑认为这才是他真正属意的诠释方式。而《盲聋》原本四平八稳的中板曲式,在这里成为迎面扑来的炽热摇滚乐,是罗大佑最放肆的一次演出,也使这首原本有些劝世腔调的作品变得怒火袭人。在《现象七十二变》里,罗大佑不即兴添加了一些歌词,后来还独自坐在钢琴前,把这首歌唱成了柔情万种的晚安曲。《青春舞曲》的每一首歌都有水准以上的表现,从乐手名单可以看到罗大佑网罗了当时台湾最优秀的演奏人才,个个都身经百战,名震一方,整张专辑一路听完毫无冷场,闭上眼睛便仿佛置身爆满的中华体育馆,要跟着台上足蹬白球鞋的黑色身影一起嘶吼高唱。 但也是在中华体育馆的舞台上,罗大佑面对成千上万骚动的歌迷,第一次感到这种巨大的压力是他无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 下一篇文章: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 ››日本世博会的音乐活动给上海世博会...
  • ››论红歌的艺术特征
  • ››“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
  • ››谈“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
  • ››试论红歌走进音乐课堂的作用
  • ››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
  •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市深入开展...
  • ››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
  • ››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
  • ››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