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发展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可印证这一点,印刷同书写的联系,早期印刷报纸的样式同手抄新闻信和新闻书式样的联系,影视同摄影、录音、文字语音的联系等,都展示了传播系统、传播形式沿革过程中的新旧联系。网络和网络新闻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具体到网络媒体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后其同传统传媒在这方面的联系、互动而言,笔者认为,可以把这种联系互动归为沟通政治信息方面的联系互动,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方面的联系互动和充当舆论监督的中介方面的联系互动。 就沟通政治信息方面的联系互动而言,网络媒体在政治信息栏目编排、新闻价值判断等方面显然从传统传媒的经验中吸取了大量东西。新老媒体的政治信息内容的常见型式(patterns)大致相同。我国的传媒网站常常刊载来自传统媒体的时政报道、评论等。与此同时,网络媒体由于具有自身的一系列优势,包括瞬时传递、全球流通、承载巨量等,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可能成为最先信息发布者(例如,伊拉克战争打响时,我国新华网就是最先报道这一事件的。),在重大新闻发生时通过超文本链接等方式有关信息组合成专题,成为整合资料的最佳渠道,从而为传统传媒的信息、素材提供参照源。此外,网络媒体传播政治信息的一些表述形式,也已开始对传统传媒产生影响。例如,网络媒体所开创的相关报道/背景/资料“链接”的形式,已开始影响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新闻链接”、“资料链接”、“相关链接”等已悄然出现在一些报纸上,如《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上。又如,网络媒体的首页汇集各种栏目、精彩图片和重要标题的编排模式和多层式写作、提供便捷的“导航”等方式,也已为传统媒体在版面/节目安排中吸收。“内页导读”、“今日提示”、“本报近日推出”、“今日第x 版”+标题或标题/标题+图等形形式式的导读,已在报纸中盛行。 就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方面的联系互动来说,国内外学术界都已注意到,由于网络通过电子论坛等提供了网民讨论各种问题的公共空间,由于网络媒体能够迅速汇集围绕特定话题的相关报道,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正开始在议题设置过程中起到与传统的传媒一起影响公众议程的作用。目前,其较为明显的表现是:网民迅速在电子论坛中就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讨论或在论坛上转贴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体的有关板块迅速汇集相关报道;网络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等对信息的汇集造成的信息密集度以及网上电子论坛讨论中各种意见的迅速汇集和活跃交流,既同传统媒体的后续报道发生互动,又加速了最初传统媒体报道的事件/问题/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的过程。也就是说,网上的这些相关传播活动缩短了话题由媒介议程进入公众议程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时间差。例如,在“洛阳大火”事件中,网民围绕该话题在电子论坛中的迅速、大量的信息交流,网络媒体对相关报道的汇集,都曾在这一事件很快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中产生作用,从而成为议题设置中的一环。当然,由于因特网汇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的特征,最先在网上出现的话题引起传统媒体关注、报道,再进而成为公众议题,这种可能性也是开放着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新老媒体在这方面互动的另一种序列图。但是,由于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泥沙俱下、电子论坛中的议论容易出现情绪化等问题的存在,在严肃的政治议题设置方面,新老媒体的互动一般表现为前一种情况。 再就充当舆论监督的中介方面的联系互动来说,通过充当公众参政议政的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媒介表达民意、进行舆论监督中的一股新力量,本文上一部分谈到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东方网的“网议政府”等栏目时,曾讨论到网络媒体在参与反映民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在网络媒体介入公众参政议政、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其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会产生网上网下的互动,网上的有关信息传播活动往往同传统媒体的相关信息传播活动相互呼应,产生相互强化的作用。例如,以围绕某些司法报道的舆论活动为例,网上曾出现信息汇集以及热烈的网民讨论,而这些又进一步加强了传统媒体对此的关注。随着网络媒体的逐渐走向成熟,网络媒体已经在吸收传统媒体服务于政府与百姓的沟通、反映民意的做法的基础上,设立一些服务于相同功能的创新的网上栏目/板块。已有研究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传媒网站中已逐渐兴起“热线服务类板块”,[13] 此类板块旨在发挥沟通政府与百姓、实现上通下达的职能,其特征为政府、媒体、受众三方的网上互动。这类“热线服务类板块”的典型例子有人民网的“人民热线”、东方网的“东方直通车”、千龙新闻网的“市民留言板”等。这些板块是依托作为传媒网站母体机构的传统新闻机构设立的,其兴起本身就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联系的反映。而这些板块的运作中,也常常出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的情况。人民网上“人民热线”2003年4月1日的“热线回音:人民网质疑违章车停车高收费,北京市物价局出台新规定”可以作为这种互动的一个实例。它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例:2003年 2月12日,人民网发表了署名为“草青”的“人民热线:交警这样拖车收费合理吗?”,记述了当事人由于违章停车被交警扣车 罚款的事。本来依规定只需罚5元,扣3分,但当事人与执法队联系后,却被告知要交拖车费200元,罚款5元 ,扣3分,其中,200元必须交现金,5元到银行交纳,另外还需交40元的停车费。“人民热线”发表这则网民的来稿后,引起极大反响,网友纷纷来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人民网随后编发了一 期网友热评。人民网上的这些传播活动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 2月13日,《中国青年报》对这篇“人民热线”讯息进行了全文转载,2月14日又发表了两篇对此进行评论的文章。3月8日,《北京晚报》发表“违章车停车场为什么高收费”,转载了该文并进行了评论。一时间,交警对违章车收取高额拖车费和停车费成了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纷纷议论的话题。在议论纷纷中,有关部分对有关现象作出了处理决策:3月19日,北京市物价局传出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停车收费管理,从3月20日起,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动车停车场停放交通肇事、违章车辆,经有关执法部门指定的停车场停放按照法律法规查扣的非法运营车辆,一律按现行正常车辆停放收费标准计时收费。 [14] 我们从这则网民通过“人民热线”反映的问题经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的讨论、最后由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的例子,可以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在舆论监督中的相互强化作用。又如,东方网上的“东方直通车”板块下,不仅有“百姓声音”、“紧急求助”栏目,而且还有“投诉回复”、“媒体互动”栏目。“百姓声音”下情上达,市民通过它反映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媒体互动”则既有媒体对网民提出的问题的调查信息等情况沟通,又将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些问题搬上网,还包括这样的内容:提出传媒及其从业人员观察到的问题,邀请市民发表意见,出谋划策。例如,2004年4月13日,“东方直通车”下的“媒体互动”栏目上刊有题为“申城面临交通发展7大难题 盼市民出谋划策”的文章。传媒网站的这些实践,可以说明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多重互动,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形式。 网络新媒介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共同参与政治民主正成为信息化时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新现象。双方在共同介入社会政治生活中在一系列方面产生互动。如何使两者以有利于各自扬长避短的方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互动,发挥其推动政治民主、正确有效地引导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