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非政府、非商业领域,把这些组织纳入自己的轨道,将其当作可变通的实现自己目标的途经。在国家削弱常规设置机构的职能的同时,它把一些市民社会组织转变为“影子国家”的一部分。46 也就是说,民族国家一方面将自己的部分权力变换转让给诸如世贸组织这样的超国家机构,另一方面又将部分功能分派转让源于社会的非政府组织。事实上,超国家机构如世界银行和一些民族国家致力于资助培养特定的非政府组织从事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工作。 在传播领域,这方面最令人感兴趣的例子也许是Internews,一个投身于支持“世界范围开放性媒介”的非盈利组织。这个组织1982年建立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都有分支机构,着重关注东欧、俄罗斯、中东和中亚地区的传媒发展。根据这个机构的网页(http://www.internews.org),该机构主要从美国政府若干机构、荷兰政府、欧洲委员会,以及一些美国大公司和基金会获得资助,在2001年有1,700万美元的预算。除了对国家和资本的财政资助的严重依赖之外,Internews与美国国家和主要传媒集团有紧密关系。其董事中有一位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高级副总裁和一位美国议员。这个机构活动范围甚广。从1992年起到2001年,该机构培训了超过18,000位专业媒介人员. 它和2100个以上非政府电视台和广播台有工作关系,在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支持了19个非政府独立电视网络的发展,创立和或资助了29个媒介协会. 它在2001年制作了近730小时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其潜在受众达三亿六百万之多。此外,它还向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独立电视台提供了超过1,000小时的国际记录片节目。从其活动的范围和尺度以及区域重点来看,Internews毫无疑问是最有影响力的非政府传媒组织之一,它所促进的正是美国向前社会主义地区和伊斯兰地区输出自己认同的民主观念和美国新闻价值和实践的议程。也就是说,Internews的目标不是挑战帝国的逻辑,而是扩展和巩固帝国的统治。有理由怀疑,一旦“独立的”电视台被扶持并培育成有商业前景的经营性企业,跨国媒介集团如时代华纳就能够将其接管过来,收编到全球商业媒介系统中。 然而,其他一些非政府非商业的传播组织所持的是向帝国传播逻辑进行挑战的操作原则。它们致力于建立超越帝国的新的全球生产和流通秩序。在西方国家,这些组织并不热衷于在其他国家传播推广西方式的媒介制度、价值和实践。相反,它们致力在本国和本地区尝试不同于主流商业媒介的新的传播理念和实践。在第三世界一些地区,这些组织中有一部分致力于发展非政府、非商业的社区传媒和对民主传播原则的培育。许多类似的传播机构,在一个协作的和非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上操作,并和反对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的社会运动紧密相连。与象Internews这样有良好经济支持和有效组织机构的非政府组织相比,这些真正的“民间的组织”的影响往往微不足道. 有人或许会说,他们的堂吉珂德是式的主张是不切实际的——比如,有位美国律师就试图以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重新阐释为根据,控告美国现存寡头垄断的传媒体制有违宪之嫌,因为美国目前的传媒结构违背了美国宪法维护民主制度的真正意图。其他有些不那么富于幻想,但仍然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们追求的是对现有传播秩序的根本变革。例如,在世界传播学颇有影响的学者格伯纳(George Gerbner)于1991年建立的一个非盈利组织就以很少的经济资源,靠成员们的义务工作,致力于改变跨国公司控制和市场主导的媒介体系所创造的文化环境的宏大目标。在这些活动家们看来,既然现有制度不能为公众提供健康的文化环境,就必须义无返顾地为创造新的文化环境而努力,尽管前途渺茫。 上述四个部分描述的变化可以说预示了帝国传播系统的形成。就像哈特和内戈雷指出的那样,传播系统是与军事和金融力量并列的帝国的三股主要支撑力量之一。47 作为“帝国控制的基本媒介”,传播所掌握的最重要的是下定义的权力——即规定好与坏、相关与不相关、对和错的权力。通过一个由日益增长并相互联系的传播终端组成的网络,这个系统的统治性逻辑是促进资本积累的必然要求,在世界范围中制造消费者,并在更一般的意义上将民众们塑造成有利于跨国资本利益的社会主体。这一所有权集中,纵横连结整合,控制着无所不包的融合了的技术手段的传媒系统可以说是“地球村的酋长:” 不管它们归谁所有,这些公司……已经成为重建以实现跨国资本的利益为目标的全球主体的至关重要的力量。它们的产品——电影、电视节目、音乐、录像带——是最完美的全球商品. 它们可即时广播,稍纵即逝,需要广泛的世界范围的受众来补偿其生产和投资风险费用。全球化意味着任何地方,所有的时刻,都是“加德满都的影像之夜”,因为媒介旁观者的习惯已被培育起来并根植到全世界。48 就象上面分析所证实的那样,国家和资本越来越紧密合作,以促进新自由主义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的支配性地位。通过一些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它们将影响范围扩展到自己传统活动边界以外。与此同时,民众中不同的力量也正是通过传播将自己组织起来,以不同的形式对抗帝国,并拒绝简单地成为旁观者或消费者. 他们在寻求各种社会生活的新的形式和各种新的权力秩序。最近几年,人们见证了在西雅图,华盛顿特区,热那亚,魁北克市街头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反对全球化的左翼社会运动。与此同时,世界也经受着各种恐怖主义、原教旨主义、以及其它势力的攻击和威胁。 三、后9-11世界帝国传播的强化 9-11之后,作为帝国秩序中最强大力量的美国强化了对世界传播系统的控制,并加强了自己的对外宣传。作为帝国中的一个超级国家,美国旨在提高对帝国传播的接触率和有效性——即通过“公共外交”直接在全球民众中推广其政策。同时,美国政府也试图控制和影响那些敢于表达异见的外国广播电视媒体。最有说明性的例子是卡塔尔的卫星电视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这是遍及阿拉伯语世界的广播,它为表达与美国官方意见不同的看法提供了机会。2001年10月,美国国务卿柯林•鲍威尔对卡塔尔的埃米尔施加压力,要求对这个电视网络进行新闻检查。当这个要求遭到拒绝以后,美国改变策略,使自己的官员在这一电视台和其它媒体通过接受采访频频出场,力图使这个媒体和其它媒体中立化。在2001年10月与2002年3月之间,美国官员,包括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丝,在半岛电视台以及其它中东地区的媒体露面的次数超过两千次。49 最后,也许最重要的是,9-11以来,跨国媒介公司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日益增强,美国本土主流媒介系统中的话语空间有缩小之势。尽管在自由民主制度中,媒介有相独立于国家的传统,这种相对独立性在事关基本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危机的时候极易被侵蚀。在美国媒介中,自我审查使不同意见的公开表达变得相对困难了。布什的“你要么站在我们这边要么就是支持恐怖主义”的二分逻辑使针对当前世界事务进行的任何批评性反思变得不那么容易,公开表达异见需要超常的勇气。美国传媒学者贝内特(Lance Bennett)甚至夸张地说,9-11以来,审查和自我审查正在将美国非常危险地转变为“一个民族,一种思想”.50 实际上,美国国家一直有利用娱乐工业为政府宣传服务的历史,美国传媒虽然有批评政府的传统,也有在关键时刻乐于为国家宣传出力的历史。在二战期间,好莱坞制片厂使用美国政府的基金制作支持战争的宣传片。冷战期间,沃特•迪斯尼个人将其公司制作的电影上交给联邦调查局主席埃德加•胡佛审查。目前,美国国家和私营媒介合作已有了新表现。在2001年10月中旬,在美国向恐怖主义宣战之后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