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文评史评

上一页  [1] [2] [3] [4] 


Tags:


   地方性知识及其全球性扩展 ———文化对话中的强势弱势关系与平等问题      ★★★ 【字体: 】  
地方性知识及其全球性扩展 ———文化对话中的强势弱势关系与平等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35:09   点击数:[]    

弱势文化的持续成长。这与前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弱势文明文化的持续成长,强势文明文化的自我谦虚是达不到内在需要


 


  ①参见有关联合国历史的著述。如李铁城主编《联合国的历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与其他文明文化对话的地步的。只有弱势文明文化建立起令人尊重的现代文明文化大厦的时候,文明文化间的平等关系结构才具有实际依托。其三,文化对话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凸显在各种文化体系的内部认知之中。这既意味着打破前述领导性全球化文化在文化传通中的三种定势———即三个统一,也意味着建立平等的文明文化对话现实机制的着实可行。自然,这些条件的满足,乃是一个历史运行的长期过程的产物,它不依赖于我们的良善愿望而出现、而达到。


  就此而言,只有在一个持续努力基点上的、平等的文明文化对话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全球性知识,才是值得人类真正期望的全球性知识。


  参考文献: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钱穆.国史大纲:下册(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美]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6]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代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


  [8][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行动的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荆楚文化的近代转型

  • 下一篇文章:作为现实摹本的传统 ——儒家经典解释在中国现代性追寻中的处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地方性知识及其全球性扩展 ———文化对话中的强势弱势关系与平等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地方性知识及其全球性扩展 ———文化对话中的强势弱势关系与平等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 ››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
  • ››方位成分语义指向分析
  •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
  • ››“虹”与《彩虹几度》
  •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 ››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对文学批评...
  • ››张恨水笔下的重庆形象
  • ››陈铨研究综述
  • ››奇幻文学的叙事时空
  • ››地方性知识及其全球性扩展 ———文...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