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中国文学
   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 【字体: 】  
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1 20:38:01   点击数:[]    

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2]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5]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6]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Britai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9]Wolfgang Kohler.Gestalt Psychology[J].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67,(1).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

  • 下一篇文章: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林斤澜小说的文学艺术特征
  • ››从《三家巷》中的传统艺术经验看现...
  • ››从《狼图腾》看乡土小说转型中的文...
  • ››论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的艺术理念探讨...
  • ››《红楼梦》中人物年龄的争论和分析...
  • ››明清小说多续书的成因探讨和分析
  • ››安德烈·纪德在中国的历程以及对我...
  • ››试论日本古代“文学”的问题和解决...
  • ››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读后感
  • ››欧洲游记文学在19世纪科学发展中的...
  • ››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沙.秋思》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