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2]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5]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6]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Britai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9]Wolfgang Kohler.Gestalt Psychology[J].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67,(1).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