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中国文明史
   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 【字体: 】  
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1 20:35:2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最早产生于1947年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辩证法》(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著作之中。经历了60多年发展之后,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以及开发的重点也不完全相同。如美国一般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界定为版权产业;日本把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归属于文化产业,相比之下,他们更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产业;韩国则在加强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同现代传媒有机结合,开创出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和特殊经济形态的结合体,从这个概念诞生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新兴成长的“朝阳产业”,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1998年间,在人文艺术、娱乐、文化活动、旅游服务等领域的世界贸易额,从953.4亿美元增加到3879.3亿美元。[1]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25%,是第二大产业。美国前400家最富有的公司就包括72家是文化企业,其中音像业已超过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的第一位。

    欧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占据在该领域很大的份额。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近邻韩国在这一领域成效卓著。

    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面对全球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国家都制定了联系自己国情的文化战略及措施,韩国在此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韩国经济发达,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经济遭受了重创,痛定思痛,韩国政府决定向美国和日本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学习,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

    1997年开始,政府通过和相关的经济、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决定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其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实,早在1986年,韩国在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就已经提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为后来“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1993年韩国政府出台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提出将开发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目标之一。1994年,政府文化观光部设立文化产业政策局,开始着手准备制定相关的文化产业的法律体系;同时颁布各种文化政策综合计划,积极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998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并于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从2001年开始,韩国决心用5年时间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从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增加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知识经济强国和文化产业大国。截至2003年,韩国的文化产业总产值已占GDP的5%。[2]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对民族传统文化从观念和行为等各方面的有力保护和传承。

    第一,强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同中国在传统文化上有很相似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节庆民俗活动。类似中国民间庙会、赛龙舟之类完全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一般规模都相当大。各种民俗节、民俗文化节,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民族传统文化。在温阳有纪念民族英雄李舜臣的“温阳文化节”;此外,珍岛的灵登祭、光山的战祝祭、江陵的端午祭、百济的文化祭、安东的民俗祭,近年来都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传统祭祀活动。

    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端午节真正发源地在中国的实际是莫大的冲击。现在,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韩国还有到文庙祭祀孔子孟子的习惯。在传统的281所乡校和84所书院,仍然还设立有“忠孝教育馆”,经常开展有关儒学的学术活动。

    韩国的社会共同道德至今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元代时的《朱子家礼》仍然是韩国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因此西方有些学者把韩国称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3]在韩国,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大民众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

    第二,政府的有效管理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制度保障。自“文化立国”的战略提出后,韩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8)《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1999)《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1999)《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2000)《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2001)等政策。其政策重点主要是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设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建立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构筑文化产业基础网络体系、强化外向型产品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等。2001年在文化产业支援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目的就是推动“文化立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支援文化产业。同时还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具体负责协调每个行业的发展。韩国还设立多个专项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在首都首尔有众多的博物馆,如民俗博物馆、地球村民俗博物馆、丝绸刺绣博物馆、韩国钱币博物馆、农业博物馆、泡菜博物馆、瓮器民俗博物馆等,向参观者全面展示韩国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农业、手工业、娱乐、婚丧、祭祀等各种民俗场景和实物。

    第三,完善传统民族文化立法,重视各种形式文化遗产的保护。早在1962年韩国就颁布了《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至今已经进行了14次修改。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奖惩制度,有力保障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近40年来,除对全国的重要的有形无形文化财产、重要民俗资料、史迹兼名胜、天然纪念物进行普查确定外,还出版了民俗调查报告书2028卷,确定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367名。为使这些传承人的原始技能(功能)和艺术价值得到继续传播,政府还为每人每月发放相当于850美元的生活补贴,提供免费医疗和其他的特殊待遇,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不仅如此,还鼓励年轻人向他们学习(可以不缴纳学费而得到培训),使传统文化遗产传承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有效地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第四,韩国电视剧是韩国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工业的成功结合。如何把现代文化产业规则运用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并做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韩国没有走美国和日本等文化产业强国的老路,而是认真思考和研究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和其他周边国家地区的国情和文化,广泛借鉴众多其他文化产业强国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的文化和地理优势,巧妙地把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现代传媒工具有机的相互结合,多方位多渠道的向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推销他们引以为自豪的韩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有着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大长今》在韩国和香港热播后,由湖南电视台引进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大长今”风。众多的韩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在电视剧出口的一次性收益外,其综合效应不断扩散,带来了包括旅游、文化产业等一系列商机。在《大长今》热播期间,粤港台三地还掀起了《大长今》美食养生热,韩国餐馆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小城市的街头,“韩国文化”及韩国服饰备受吹捧。不仅在中国大陆《大长今》深入民心,甚至在韩国也出现了“传统文化新娘培训班”,专为准新娘传授韩国传统的文化。拍摄《大长今》的处所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风景区,粤港台旅行社纷纷推出“大长今”体验文化游路线。[4]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试析我国传统文化对当前法治政府建设的阻碍及其消除

  • 下一篇文章:12世纪初东亚政治格局的重塑与再造_以女真崛起为中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清代咸丰初年江浙漕粮海运中的路径...
  • ››试论明太祖的佛教政策以及对后代产...
  • ››文本话语与行为规范:西藏宗教人物...
  • ››刘蓉:汉世悲歌——两汉社会的精神风...
  • ››汉代皇帝宗庙祭祖的存在的问题和策...
  • ››东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
  • ››郑玄三礼学系统构建策略探讨
  • ››关于从《目录学发微》探析余嘉锡目...
  • ››汉代谶纬河洛说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
  • ››帛书“九主图残片”的思考探讨
  • ››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