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中国建立起成熟完善的宪政制度,树立起税收的宪政精神,实现税收的宪政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剑文:《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张馨:《公共财政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陈少英:《中国税法问题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5.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王怡:《国家赋税与宪政转型——对刘晓庆税案的制度分析》,《思想评论》China Austrian Review
注释:
1 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2 亨利二世幼子,与兄理查一世争夺王位,未成,被大会议判没收全部土地和城堡田庄。理查弥留之际指定其为继承人,遂即位。
3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4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5 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中译本上部),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267页。薛力敏、林林译。
6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59页。
7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8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9 (英)P.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49页。
10 参见(美)特伦斯。M.汉弗莱:《美洲史》,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年版,第93—106页。
11 引自王毅:“中国皇权制度逆现代性的主要路径”,《开放时代》2000年第7期。
12 见《明史。刑法志》。
13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14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6—117页。
15 姜士林等:《世界宪法大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16 如欲了解有关情况,请参阅姜士林等:《世界宪法大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17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8 参见侯宜杰:《20世纪的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本段以下引文均同此注。
19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2页。
20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748页。
21 (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附录5.
22 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23 本定义部分地借鉴了日本“北野学派”的观点。参见(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24 关于威权主义与国家财政税收的关系还可参阅拙作“威权主义与‘黄宗羲定律’”,载《经济活页文选》2003年第4期。 上一页 [4] [5] [6] [7] [8] [9]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