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法学理论 |
|
|||||
法学教育与社会文化整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3:04:42 点击数:[] ![]() |
|||||
一致。这一内容的设置既增加了国民对具体制度的理解,使其成为可“操作”的思维武器,又能加深国民对法的精神的把握。 第三,关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应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既可使用日常的被人忽略的小事或政府行为,又可使用历史事件如“文化大革命”等。用案例展现传统文化熏陶下的行为模式,分析其中的缺陷及其产生的根源,同时阐明现代法治文化的构成、行为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糟粕文化的免疫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个体对传统文化只有模糊的理性认识,对法治文化的行为模式又知之不多,由于传统文化已成为其潜意识的一部分,那么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作出行为模式的选择时,他只能选择传统的行为模式。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的缺陷。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章武生,等。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赵云芬 阳继宁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