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      ★★★ 【字体: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54:40   点击数:[]    

。其次,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也有所退縮,在新近的「三個代表」理論提出後,民營企業家被允許入黨並可取得相應的參與政治的機會。再次,對四項基本原則的堅持和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一再強調並沒有妨礙其他聲音的出現。毫無疑問,官方意識形態話語仍然是中國最強勢的聲音,但這種意識形態經過調整後在許多領域都放棄了主導權,尤其是在學術領域。因為佔有著中國最豐富的宣傳資源,意識形態話語仍然佔有相當大範圍內的話語空間,任何一種聲音的出現都不得不正視它的存在。對於其他的話語形態而言,它甚至構成了一個最致命的威脅,任何與它的正面衝突都可能威脅到自身的生存。但是,這並不影響它被符號化的事實,在大多數人的內心已經對它缺乏像先前那樣的順從了。

2. 自由主義

  在1990年代中國的話語場中,自由主義幾乎帶有政治正確的味道。自由主義至少應該包括兩個分支:理性自由主義與保守自由主義。到目前為止,因為經濟學的強勢,佔主流的仍然是哈耶克一路的保守自由主義。但是,中國的自由主義旗幟下似乎站著一群並不相同的人,包括權威主義、民主主義、保守主義、激進自由主義的各種思想流派都對自由主義表示了認同。而在這些自由主義者中,為數最多的則是具有經濟學專業背景的知識份子。因此,今天中國的自由主義多少呈現出「經濟學自由主義」的特點:按照經濟學的假設解釋歷史,以經濟學方法論證政治制度的演進軌跡,對市場自發調節的能力表現出一種索羅斯﹙George Soros﹚所謂的「原教旨市場主義」的迷信態度。更需要注意的是,憲政在今天的語境中,許多時候都被表述為「自由主義憲政」,論證憲政的歷史與現實的正當性時,自由主義政治──社會理論是最主要的資源。而且,這種自由主義又往往被表述為「英美自由主義」,憲政模式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也是「英美憲政」。因此,憲政被許多人當成自由主義話語的一種,談到憲政,總要多少涉及到自由主義理論。在相當多的自由主義批評者那裏,憲政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甚至否棄,而認同憲政的人往往同時也認同了作為主流的保守自由主義。

3. 新左翼

  與自由主義一樣,新左翼是一個並不準確的命名。在被稱為新左翼的人中,包括了民族主義者、激進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毛主義者,甚至還有部分的後現代主義者,以及國家主義者。這些立場十分不同甚至對立的人之所以被命名為新左派或新左翼,主要是因為他們都對自由主義持強烈的批判態度。從1997年開始,主要在1998年進行的「新左派與自由主義之爭」中,一部分不負責任的自由主義者把對自由主義持批評態度的人統稱為新左派,並謬種流傳,造成了一個1990年代後期中國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使中國知識份子以對自由主義是否認同為標準而劃分為兩個相互對立的陣營。1998年被有些人總結為「自由主義浮出水面」的一年,但事實上,這一年更應該被總結為「新左派浮出水面」的一年。因為自由主義在潛在層面上為事實上充當了改革開放的論證理論,一直都相當活躍,而在「現在主要仍然是防左」的官方意識形態之下,馬克思主義的解釋權長期壟斷在官方手中,因此左翼傳統才真正出現了中斷。作為一種對現實社會強有力的批判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在1970年代後期以來的改革開放過程中一直處於缺席的狀態中。在知識份子內部,馬克思主義長期被拋棄,或者被當成一種已經被歷史證明為錯誤的理論。在「自由主義與新左派」之爭中,馬克思主義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以批判的姿態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是,被命名為「新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事實上僅僅是一種知識份子立場,主要指知識份子堅守自己的立場,以馬克思主義為武器對現實進行批判。更多的情況下,「新馬克思主義」只是表現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機械複製與教條化的?用,因而往往不被重視。但是,即使如此,作為一種對馬克思主義的非意識形態的解釋與?用,新左翼的出現對中國而言,仍然有著甚為重要的的意義。

4. 激進西化論

  由於1980年代西化論最終釀成了一次政治風波,所以一度最為強勢的知識份子話語在官方宣傳政策的扼制下,被迫轉入地下狀態,一部分西化者選擇出國留學或滯留不歸,自動流亡,另一部分在國內則受到政治清算。因此,西化論在1990年代相當長的時期內都處於被壓抑的狀態,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內,大部分西化論言論只見於海外刊行的刊物和後來興起的互聯網上。但是,隨著自由主義在中國的蘇醒,西化論者中的大部分人策略性的選擇了認同自由主義,在部分自由主義話語方式背後,時常可以見到西化論的流風遺韻。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1980年代後期政治文化的受眾開始成為社會中堅力量,因此西化論重新得到了市場。應該說,1990年代的自由主義得到了很大發展,理論體系已經漸趨完整,而許多自由主義者本身就具有西化論者的背景,因此,西化論可以被認為已經轉換為自由主義了,它自己便不能再成為一個理論話語了。在今天,西化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鼓吹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全面資本主義化,更多的只是一些口號式的要求,而缺乏令人信服的論證。

  當然,以上四種話語遠非1990年代後期中國社會中的全部話語形態。但是,這四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交織成了中國這一時期的主要語境。簡單說,自由主義話語反映為對意識形態話語的強烈批判和解構,但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上則大致相近。新左翼主要強調對「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社會不公正問題的批評,並歸因於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泛濫;在話語構成的基本元素上與官方意識形態有相似之處,但對支援「改革開放」的實質意識形態則保持強烈的批判姿態。新左翼與自由主義都主要強調對現實社會和官方意識形態的批判,但因為雙方對現實的認識與判斷截然相反,立場也相互對立,最後的結論相互對立:一方著意建設的正是另一方所批評的。激進西化論對新左翼持強烈的、情緒化的立場,自覺的把自身設定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對立面;自由主義對西化論積極吸收,新左翼因主要集中於「理論批判」所以不大理會西化論;官方意識形態則一直持壓抑態度。這四者之間的關係是犬牙交錯的,相關的梳理至今闕如,但它們所交織成的語境仍然是今天中國的主要思想語境。甚至可以說,過去的這五年裏發生的只是一個序曲,爭奪話語權勢的鬥爭才剛剛開始,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裏,中國都將處於這一語境中。可以預見的是,各方的分化重組不久就會繼續擴大。

憲政話語

  大體來說,雖然上一節中的四種話語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但在對全球化的態度上,自由主義與西化論都與官方保持了一致的方向,只有新左翼持強烈的批評態度。但是,左右分野的出現、相互之間的鬥爭卻恰好是一種相當國際化的現象,幾乎所有國家中都存在著當新左派對全球化表現出強烈的批判意識時,戲劇化的正好是它本身卻在以全球化的一種現象,從而構成了「與國際接軌」的一部分。在這一背景中,「全球同此熱涼」,憲政與動在中國的鼓吹者的主要訴求表現為:

1. 私產如憲

  1978年以來的經濟體制改革使中國的私營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上出現了大量的私人財產。私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東南部分地區,私營經濟的總量甚至已超過國有經濟。顯然,這一現象與傳統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相互衝突的。為了因應時勢,官方對意識形態理論做了逐步的修改沒,使私營經濟在事實上已取得相當的權利。到2002年底《物權法》的出臺標誌著私營經濟已經在法律上取得合法地位,並得到保障。同時,國有資產的比重逐漸下降,事實上也在通過各種隱形渠道轉化為私有財產,在權利上與私有財產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

  • 下一篇文章:寻求宪政中华的正当性根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