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中外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之比较      ★★★ 【字体: 】  
中外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之比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43:07   点击数:[]    

民基本权利时,把私有财产权称为“社会经济权利”或“公民财产权”或“公民个人财产权”。有学者认为,将公民财产保护规定在总纲之中是为了将其作为国家的任务来加以规定,并保证其实现,不存在防在总纲中降低其地位的问题[3].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宪法不是将公民财产权归地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一章中而是规定在总纲中,实际上这是把个人财产权问题当成了更为基础的宪法规范,不仅不失其基本权利的性质,而且较其他基本权利更为根本[4].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将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规定在公民基本权利一章中似乎更为合适。随着个人财产数量的增加财产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国民经济比重中,私有经济占33%,工业增加值每年60%由私有经济提供,公民的储蓄存款达到6万多亿元。这说明我国的私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必须面对而不是回避这个现实问题,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私有财产规定在公民基本权利中,也是贯彻落实国际人权公约的需要,《世界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人人的得有单独的财产所有权以及与他人合有的所有权、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剥夺”,我国一向承认《世界人权公约》的约束力,我国已经签署了两个人权公约并其准了其中一个,具体贯彻落实有关国际公约中关于保护公民权利的规定就要首先在我国的根本大法即宪法中有所体现。所以,我们应当像世界大部分国家一样,将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规定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节中而不是总纲中。

  六、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这次宪法修正案中规定的财产权保护条款,改变了过去我国私有财产保护范围过于狭窄,仅限于合法收入、房屋、储蓄和其他合法财产的状况,并且最大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关于征用、征收补偿的规定,这些无疑是有巨大进步意义的,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是恐怕仍然存在着以上分析的一些问题,即规定合法私有财产才不受侵犯,从理念上将私有财产首先认为是非法的;未规定具体的补偿标准,给行政机关留下了太大的自由裁量权,不利于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将对公民的私人财产权规定在总纲部分,而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部分,也就是说,现在对公民私有财产的宪法保护仍然只是一项经济制度,而没有上升到公民基本权利的层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我探讨的,关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似乎仍然需要修改,至少应当通过宪法解释或者判例的方式予以改变。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也就是说,受保护的财产权可以稳定人心,而人心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心理基础。可以说,财产权保障是建立法治、保障人权的基础。没有财产权,其他一切权利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或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私有财产权的重要性,通过宪法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不受国家公权力和其他私人的干涉。

  参考文献:

  [1] 参见晓亮:《非公有制经济呼唤修宪》,载《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2月24日。

  [2] (荷)亨利·范·马尔塞文、 格尔·范·德·唐著, 陈云生译:《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3] 萧蔚云、袁曙宏:《宪法是对我国公民财产权的最高宪法保护》,载于《法制日报》,1995年1月7日。

  [4] 魏定仁、甘超英、傅思明:《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6页。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宪法解释程序比较分析

  • 下一篇文章:税收与宪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外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之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外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之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中外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之比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