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      ★★★ 【字体: 】  
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42:25   点击数:[]    

,第543页。

  [5] [美]理查德·沃林:《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周宪、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3页。

  [6] 何包钢:“保卫程序: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施米特例外理论的批评”,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7] 施特劳斯:“《政治的概念》评注”,刘宗坤译,载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20页。

  [8] [美]理查德·沃林:《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周宪、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2页。

  [9] [美]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1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83页。

  [11] 在施米特看来,虽然马克思主义者抨击自由主义提倡的“中立”、“理性”、“普遍的权利主张”是掩盖社会不平等和经济统治实质的概念,但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即“自由主义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都赋予社会凌驾于政治之上,个人超脱与公众的特权――事实上,两种理论都将社会被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关系”。参见Benedetto Fontana: Notes on Carl Schmitt and Marxism, 资料来源:http://www.gongfa.com.

  [12] 何包钢:“保卫程序: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施米特例外理论的批评”,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13]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阐述,卡尔·勒维才认为施米特的决断论是“机会主义”的东西,是投身致政治现实之上的某个专制的独裁权力――君主意志――自我设计。

  [14]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2页。

  [15] 布鲁门贝格:“施米特与近代的正当性”,吴增定、张宪译,载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6页。

  [16] [挪]朗内?斯莱格斯塔德:《自由立宪主义及其批评者:卡尔?施密特和马克思?韦伯》,[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4页。

  [17] 刘小枫:《施密特论政治的正当性》,载舒炜编:《施密特:政治的剩余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8]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19]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20] 刘小枫:《施密特论政治的正当性》,载舒炜编:《施密特:政治的剩余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2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22] [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导论,第22-23页。

  [23]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24]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25] 孙中山对形式合法性的重视有诸多表现,如1924年他在起草“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时,将“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作为首条内容加以规定。参见曹锦清编选:《民权与国族――孙中山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页。

  [26]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页。

  [27]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82页。

  [28] 毛泽东对法律资源的轻视一直延续到建国后,由于其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这种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法治建设。比如,毛泽东在北戴河时的讲话,无疑悬置了中国宪法。

  [29]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0] [英]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武市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31] 参见王怡:“自由主义、世俗化和合法性危机”.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法德并举,探索科学的治理方式

  • 下一篇文章: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