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保障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问题。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要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这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乱纪、杜绝冤假错案都有重要作用。这次修改刑诉法,把律师介入提前到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对此,有不少同志有疑虑,担心会妨碍侦查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律师在诉讼的不同阶段的法律地位和所担负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在侦查阶段,律师的任务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侦查期间律师的介入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防止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是有重要作用的。因此,公安机关要为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提供方便,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对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要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制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规定,既要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又要防止因我们的管理不善而影响侦查办案。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侦查人员的办案水平,强化证据意识,严格依法办事,以适应新的刑事诉讼法的需要。
三是关于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运用问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传唤、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条件、时限和执行方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坚决杜绝以连续传唤、拘传、监视居住等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不要搞跨县市、跨地区、跨省传唤。到外地执行逮捕、拘留,一定要按照新刑诉法和公安部的规定,持拘捕法律文书和有关证明文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取得支持配合。不得到外地擅自抓人。对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将其羁押在关押场所或者公安机关。由于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特殊情况如何办更好,都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制定严格的实施办法。对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包括财产抵押)问题,也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研究,先作一些规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原则上必须保证能够对犯罪嫌疑人起到约束作用,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全面加强执法工作,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水平 新的刑事诉讼法的公布和实施,对我们公安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贯彻实施好新刑事诉讼法,必须全面加强和改善公安执法工作,提高公安队伍整体执法水平。当前,公安执法状况总的说是好的,特别是最近几年,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执法活动有了很大的改善,内部监督机制和制度也在加强。但是,刑事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越权办案、以权压法、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粗暴执法,甚至刑讯逼供、贪赃枉法、循私枉法、执法犯法等问题,在一些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执行,法律只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发挥应的有作用。目前,执法工作仍然是公安工作和法制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把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放在重要位置,以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公安执法工作,提高全体人民警察的整体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良好的执法形象和执法权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首先在组织学习培训时,要以党的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全会的精神为指针,对全体人民警察进行一次深入的讲政治、讲民主、讲法制的教育。公安机关是专政机关、执法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树立民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专政机关、执法机关讲政治,就必须严格执法。能否严格执法,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人民警察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纪律的具体体现。不学法,不懂法,不严格执法,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在对广大民警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中,要引导民警从思想认识上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惩罚犯罪同保护人民、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处罚与教育的关系;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关系。有些同志,讲打击犯罪就忽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讲处罚就不讲教育;讲严格执法就不讲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这些都是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集中体现和保障。我国的法律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是政策的规范化、条文化和定型化,当政策上升为法制时,就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当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公安执法工作。一是执法不严问题,主要是对犯罪分子特别是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不能充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不能依法严格管理、严肃处罚的问题。二是越权插手经济纠纷,非法拘禁问题。公安部三令五申不准插手经济纠纷,但仍有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利益驱动,搞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插手经济纠纷,非法拘禁,抓人逼债,甚至致死人命。今后,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不能抓人、关人,严禁先抓人后找证据。在法定时限内查不清犯罪证据的,应当放人,不能怕放错人而违法,要纠正怕漏不怕错的思想观念。三是刑讯逼供、滥用警械和武器问题,必须坚决禁止。公安部正在搞规定,哪里刑讯逼供、滥用警械和武器打死了人,就要追究那里领导的责任。四是执法犯法、徇私舞弊。主要是参与公共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甚至与地方流氓恶势力勾结违法犯罪,参与走私护私的问题在东南沿海地区还比较突出。这方面的问题也要下决心解决。五是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严重。主要是玩忽职守致使犯罪嫌疑人脱逃等问题。执法中的这些问题,特别是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渎职失职,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刑事和行政执法工作,而且损害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国家法律的权威,我们必须下决心认真解决。
第三,切实加强内部执法指导和执法监督,增强监督实效。要加强和改善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必须加强执法指导和监督。总结我们在执法工作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的经验,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必须强化国家监督,扩大社会监督,重视舆论监督,健全内部监督。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法规制度,强化监督手段,完善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内部监督的作用,才能保障国家法律的严格执行,也才能保证国家执法人员严格执法。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化了执法监督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腐败,现在许多腐败现象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正是由于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造成的。当前公安执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说明我们内部监督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监督的力度很不够,下级不听上级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公安部说了,也顶着不办。加强执法监督,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关于加强执法监督的呼声很高。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各方面对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将更加严格。我们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依法自觉地接受政府、人大、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在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改革和完善刑事和行政执法机制,建立健全执法指导监督制度,保证政令、警令畅通,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得到严格、准确的执行,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上级公安机关必须严格按照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切实履行执法监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