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行政法
   行政协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救济法基础      ★★★ 【字体: 】  
行政协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救济法基础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8:18:25   点击数:[]    

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⑧通过一个案件就可以窥其一斑。据新民晚报报道,NBA明星科比涉嫌性侵犯一案,刑事部分虽然因为原告不愿出庭而被撤销,但美国媒体透露,控方开销已达到近40万美元,而科比更被估计支付了至少1200万美元的巨额律师费。

  ⑨这种交易有时难以让人置信。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律师德萧维奇在他的著作中曾经谈到他为其当事人做交易的过程。有一次,他的当事人梅尔因涉嫌持枪故意杀人在下级法院胜诉,但是检察官试图提起上述。但是双方都没有胜诉的把握。他就主动与检察官联系,试图作成诉辩交易。检察官建议梅尔承认犯了过失杀人罪,被梅尔拒绝。因为这样就等于认定梅尔杀了人。律师又提议由梅尔承认他非法持有枪械,被检察官拒绝。由于没有合适的罪名,可以既让检察官感到满意,而又可以让法官判处缓刑,律师建议编造一个适合本案特殊事实的像“过失杀人未遂”之类的罪名。承认犯下这个罪,可以让法官有理由判缓刑,也可以满足检察官要求梅尔承认犯下威胁人命的重罪。于是他们达成了这笔交易。最后,梅尔承认犯下了“二级过失杀人未遂罪”。但是,法官却难以解释这个近乎荒唐的罪名。不过,法官还是认可了该协议。梅尔被判处5年缓刑。

  ⑩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实践中有的案件当事人都有进行调解的意向,当碍于面子都不好意思主动提出,需要有一个“捅破窗户纸”的中间人说话。因此,在行政协商中法院提出动议很有必要。

  11 2002年8月18日深夜,陕西延安某村村民张某和妻子李某在家看“黄碟”,之后,张某被突然闯入的民警带走,随后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此案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12月5日,张某被解除取保候审,当地公安部门将此案撤销。为此,妻子李某委托律师讨要“公道”。公安部门向张某做出道歉和赔偿,并对责任人作出处理。一时间关于夫妻在家中看黄碟是否违法、公安机关如他人家中扫黄行为是否合法等争论非常热烈。见《夫妻家中看黄碟警方闻讯入室扫黄能否进家?》,载《中国青年报》,2002年9月3日。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美)亚伦·德萧维奇,最好的辩护,[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3]魏晓娜:美国辩诉交易根由之探析与品评,[R].

  [4](英)欧文勋爵:向民事司法制度的弊端开战,1997年12月3日在伦敦普通法和商法律师协会的演讲,[J],人民司法,1999,(1)。

  [5]易航帆:ADR程序群及其启示,[J],中国司法,2003,(2)。

  [6](法)孟德斯鸠,论法德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赵正群,从案例看我国行政诉权保护的强化和扩大,[N].人民法院报,2000年12月12日。

  [8]罗干: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R].在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2月25日。

  [9]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民间纠纷600万件,[N].检察日报,2004年2月25日第一版。

  [10]关于制定“行政调解法”的议案,[J]《中国人大新闻》摘报(三),2002年4月1日。

  [11]《论语·学而》

  [12]季卫东:宪政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刘伟光: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J].人民司法,2003,(11)。

  [14]邓海兵 刘燕:浅析行政审判中的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4年9月21日。

  [15]《行政诉讼法面临大修订 民告官予以调解处理》,[N].新京报,2004年9月17日。

  [16]王怀安: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7]张玉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浅谈行政诉讼模式的定位,[J].中国律师,2001,(11)。

  [18]郭春雨 李亚彪:民事调解:带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手段和司法理念,[N].广州日报,2004年2月10 日。

  [19]依法行政是官官相护的克星,[N].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4月5日。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试论行政合同的界定及其纠纷解决机制

  • 下一篇文章:行政不作为现象之特征及对策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行政协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救济法基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行政协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救济法基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司法对体育行会内部纠纷的干预
  • ››海峡两岸《国家安全法》比较研究
  • ››完善行政确认判决之若干思考
  • ››行政明确性原则初探
  • ››刍议起诉不停止执行
  • ››论行政规划
  • ››论公共利益
  • ››对行政法上“假契约”现象的理论思...
  • ››论政府采购的性质
  • ››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
  • ››行政协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救济...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