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 |
|
|||||
论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的准确认定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8:16:53 点击数:[] ![]() |
|||||
最低限度之程序保障规范为原则”,具体表现为:(1)拟定之计划是否公开;(2)听证有无举行;(3)核定(核准)计划之法律效果有无集中事权之作用;(4)拟定计划机关、听证机关与确定计划之机关,三者间有无区隔。翁岳生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15页。 台湾学者叶俊荣对何时构成裁量瑕疵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相关内容可参见:叶俊荣:《论裁量瑕疵及其诉讼上的问题》,载《宪政时代》第13卷第2期。 [⑥] 关于对行政裁量不适当拘束的表现及其实质,学者余凌云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政策和上级命令都有可能成为对行政裁量不适当拘束的来源。详见余凌云:《论对行政裁量不适当拘束的司法反应》,载《法学家》2003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莱昂·狄骥。公法和变迁,法律与国家[M]。沈阳: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4]余凌云。行政法上“假契约”现象的理论思考――以警察法上种类“责任书”为考察对象[J]。法学研究,2001(5):56. [5]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 一个规范的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6]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7]理查德·B·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9]和田英夫。现代行政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10]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关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K.C.Davis.Discretionary Justice: A Preliminary Inquiry[M].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1. [13]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Lisa Schultz Bressman, Review of the Exercise of Discretion[L],www.abanet.org/adminlaw/apa/restatement8-2001.doc(美国律师协会网站:American Bar Association,发表时间2001年7月(第3稿),引用时间2003年10月。) [15]Robert Thomas. Legitimate Expectations and Proportionality in Administrative Law[M].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Hart Publishing, 2000. [16]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