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热门标签:求职(14) 职场(2) 大学生(2) 教案(1) 身材(1) 面试(1) 简历(1)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刑法 |
|
|||||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18:05 点击数:[] ![]() |
|||||
罪构成理论的课题》,《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第269页;以及许玉秀:《犯罪阶层体系及其方法论》,台湾成阳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页。 18.规范作为一个有机体,或者作为解释世界的方式,在整体上是不可能被破坏的。 19.对此的全面分析,请参见拙文:《规范违反说的新展开》,《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第1辑(即出)。 20.在陈兴良教授新近主编的《刑法学》教科书中,就完全按照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顺序讨论犯罪成立条件的问题,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学者首次借鉴递进式犯罪论体系编排中国刑法学教科书,成败与否,尚待时间检验,但无论如何这一尝试应当被视为中国当代刑法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参见陈兴良主编:《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167页。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