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
   孙中山人权观略论      ★★★ 【字体: 】  
孙中山人权观略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35:0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孙中山不仅在中国近代史,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革命的宣传家,更是一位实行家,终其一身为中国的前途而奋斗,也不断地为中国人民争取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在他的革命生涯里,人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他对人权的重视,使得他的民权思想内涵更加丰富。

  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人权与民权这两个概念。人权乃是作为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因此,其范围不仅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等各方面均为其内涵,而且它的范围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扩充成为新兴人权。而民权则是基于国民之资格由国家赋予的权利,其范围是属于政治上的权利,孙中山曾对民权下定义:“现在要把民权来定一个解释……民权就是人民的政治力量……今日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注释1) 由此可见,民权只是人权的一部分,人权的范围远大于民权。在孙中山的著述中,“民权”一词使用的频率较高,其人权观也多体现在民权思想中。本文所述孙中山的人权观,主要择取其民权思想中与人权相联系之部分而论,多为政治和经济上的人权。

  一、孙中山早年的天赋人权思想

  天赋人权说是近代思想史上最具有权威的人权学说,它提倡人权的始意,功不可没。卢梭的天赋人权学说,经过法国革命,影响及于世界。清末民初我国革命党人无不主张天赋人权说,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明白推崇卢梭,主张“杀尽专制我之君主,以复我天赋之人权”(注释2) ,就是最明显的写照。

  孙中山早年在哲学历史观上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影响,基本上接受了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他说:“至于说到卢梭提倡民权的始意,更是政治上千古的大功劳。”(注释3) 此时,以个人为核心的人权自由平等思想构成了孙中山民主革命学说的理论基石。随后几年间,“天赋人权”观念在革命宣传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阐述国家兴衰与人权之关系时说:“西方之人,其心幻中有天国,庄严华妙而居之者皆天人,盖欲造神圣庄严之国,必有优美高尚之民,以无良民质则无良政治,无良政治则无良国。吾见夫人权颓敝者,其民多恭弱,祸害倚伏,无由而绝。”(注释4) 他论述革命起因时说:“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万重羁轭”,“革命者乃神圣之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注释5)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他布告中外,“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注释6) 这种保护人权的思想在废除封建法制和创建资本主义法制上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在《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中,他将人权自由平等比作日月,疾呼:“凡属国人咸属平等。背此大义,与众共弃。”

  二、由天赋人权思想到新人权观的转变

  到了孙中山发表三民主义有系统的演讲词时,他便由天赋人权说的赞成者,一变而为天赋人权说的反对者了。他从各方面深加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认为天赋人权说,不仅依理未通,而且依事实也无所据,致使他非重新建立新的人权学说,以期保障真正民主政治的彻底实现不可。这一新人权说,集中体现在他的三民主义民权理论中。

  (一)背景

  1、近代民权发展的迟缓和不彻底

  欧美各国民权进步迟缓与不彻底,引起人们的不满,对此他说:“考察欧美的民权事实,他们所谓先进的国家,象美国、法国革命过了一百多年,人民到底得了多少民权呢?照主张民权的人看,他们所得的民权还是很少……照现在世界上民权顶发达的国家讲,人民在政治上是占什么地位呢?得到了多少民权呢?就最近一百多年来所得的结果,不过是一种选举和被选举权。人民被选成议员之后,在议会中可以管理国事,凡是国家的大事,都要由议会通过才能执行,如果在议会没有通过,便不能执行。这种政体叫做‘代议政体’……各国实行了这种代议政体,都免不了流弊,不过传到中国,流弊更是不堪问罢了。大家对于这种政体,如果不去闻问,不想补救,把国事都付托到一般猪仔议员,让他们去乱作乱为,国家前途是很危险的。所以外国人所希望的代议政体,以为就是人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之计,那是不足信的。”(注释7) 从上面这段话可知,孙中山对欧美各国民权发展的迟缓是如何的不满了。正因为如此,他进一步表示:“所以中国今日要实行民权,改革政治,便不能完全仿效欧美,便要重新想出一个办法。”(注释8) 这个方法,说起来很多,但无疑修正天赋人权学说、提出自己的民权观便是其中的一种。

  2、专制阶级的反动及其与帝国主义的勾结。所谓专制阶级,是指民国成立前的满清君主专制政体,民国初期的袁世凯一类帝制自为的人物及依附之以求生存的军阀官僚,与张勋的复辟运动等,都是属于当时最反动的专制阶级。且由于帝国主义者与军阀相互勾结利用,使中国当时的民权建设和经济建设,非但无从进行,还将已有的成就破坏殆尽,整个中国都陷于黑暗混乱的局面。这也是为何孙中山要主张:“凡卖国罔民以及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注释9)

  (二)对天赋人权的批判

  孙中山认为人权绝对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时势和潮流所创造出来的,来自于革命,“天赋人权”理论不符历史事实。他指出,人权从来不是天赋的。人们享有种种权力,全都是争取而来﹔这证诸西方的种种民主制度的实施,莫不证明此点。如果人权是天赋,与生俱来的话,又为什么所有人在长时期会对人权无视及侮蔑呢?既然对人权无视及侮蔑,又怎知其为天赋,与生俱来?孙中山批评天赋人权是没有事实根据,没有事实所主张的的言论,更属谬误。他说:“是先有事实,才发生言论,不是先有言论,才发生事实。卢梭民约论中所说民权是由天赋的言论,本是和历史进化的道理相冲突。所以反对民权的人,便拿他那种没有根据的言论来做口实。卢梭说民权是天赋的,本来是不合理;但是反对他的人,便拿他那一句没有根据的言论来反对民权,也是不合理的。我们要研究宇宙的道理,需要先靠事实,不可专靠学者的言论。”(注释10) 他以欧洲为例说明:“我们要知道欧美为争自由,流了多少血,牺牲了许多性命。我前一回讲过了的,现在世界是民权时代。欧美发生民权,已经有了一百多年,推到民权的来历,由于争自由之后才有的。”(注释11) 如何争取,孙中山认为“惟有进行革命”,以“非常手段”去摧毁那些不合理的制度及枷锁。

  (三)孙中山人权观与天赋人权的区别

  1、权利来源不同

  天赋人权说认为人权的来源基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非任何人所能加以剥夺。孙中山则主张人类天赋不平等,因此,他认为人权的来源,乃是从革命而来的,是时势和潮流所造就出来的。孙中山先生说:“民权革命,是谁同谁争呢?就是人民同皇帝相争。所以推求民权的来源,我们可以用时代来分析。再概括的说一说:第一个时期,是人同兽争,不是用权,是用气力;第二个时期,是人同天争,是用神权;第三个时期,是人同人争,国同国争,这个民族同那个民族争,是用君权;到了现在的第四个时期,国内相争,人民同君主争,在这个时代之中,可以说是善人同恶人争,公理同强权争。到这个时代,民权渐渐发达,所以叫做民权时代。(注释12)”

  2、权利适用范围不同

  民权说认为人有好人和坏人的分别,因此,国家的政权,如果放在好人手里,固然是很好,也正是大家所期望的;相反地,如果把政权交给坏人掌握,国家大事岂不一团糟。所以,民权的享受以全体普遍为原则,但那些卖国罔民、效忠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之反动派既是坏人,便不能让他们和好人想同样的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贯彻党委意图要实打实——同一候选人两次选举结果不同的启示

  • 下一篇文章:论公民权的宪法救济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孙中山人权观略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孙中山人权观略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 ››论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一种国...
  •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
  • ››财产权与宪法之关系的比较研究
  • ››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
  • ››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并行不悖
  • ››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孙中山人权观略论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