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
   乡村纠纷解决之考察——以上马岙村调查为佐证资料      ★★★ 【字体: 】  
乡村纠纷解决之考察——以上马岙村调查为佐证资料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31:07   点击数:[]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8 但是必须明确一点的就是,本文的主旨并非是去建构调节制度或法院审判制度,只是试图还原乡村纠纷解决的真实过程。中国法学界的学者都过于注重建构将来的制度,以致在看待、分析问题是由过多的思维限制。

  9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10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 页。

  11[美] 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12[美] 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13但是无可避免的是,笔者在下面的行文之中也会运用部分,甚至主要是西方学者的研究资料,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外学者在这些方面有着令国内学者汗颜的研究成果。“至少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外国法律制度的引进,由于外国政治法律文化观念和思想下的大规模的激进的和保守的法律改革,当代中国的国家法律制度至少在形式上已经是由各种外来的法律制度、规则、概念、术语所构成。”(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在这种背景下,上述选择实为无奈之举。

  14“制度”这一概念,通常被用来表示种种内在联系着的社会规则给人们的相互作用以一定的方向性并使之定型化。

  15J.Van Velsen,“Extended Case Method and Situational Analysis,”in A.LEpstein(ed.)The Crafts of Anthropology(Tavistock,1968)pp.131.136.转引自[日]鹏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5页。

  16[日]鹏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5、6页。

  17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18实则,以上主要是法制史方面的研究方法,但是考虑到中国农村地区的法律关系与中国法制史方面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可以理解,乡村地区纠纷解决考察,在研究方法上与法制史的研究方法是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

  19[日]鹏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6页。

  20上马岙村,位于浙江沿海,但不是渔村,而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

  21具体的分析和介绍,可参阅张立伟:《乡村社会的秩序与纠纷处理》,载《民间法》(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22[日]鹏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7-9页。

  23[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24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2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26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27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28金耀基:“儒家学说中的个体与群体”,载其《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转引自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2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94页。

  3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95页。

  31A·H·斯密斯:《中国人的特性》(1894),转引自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页。

  32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

  3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33页

  34张庆国:《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博弈-乡村纠纷解决机制初探》,请登陆中国政治学网www.polisnic.crq

  35Bushman,B.J.(1988)。The effects of apparel on compliance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a female authority figur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4,459-467.转引自[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3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350页。

  37Martin C.Yang ,A Chinese Village,p.150.(Columbia Uniwersity Press,1945),转引自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38[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39[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40[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41[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42[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5页。

  43这里的“最佳”是从当事者角度,按照他(她)的偏好界定的,而不是按照学者、政府官员或其他外人的角度界定的。这种界定是符合法律的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学不接受一种普适的标准,而认为并假定个人是其最佳利益的最佳裁判者。(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 页)

  44[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166页。

  45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1989年版

  4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94页。

  4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93页。

  48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49《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50[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319页。

  5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5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页。

  53关于中国传统农村如何实现自治,可参阅[德]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81页。

  5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页。

  55丁文、徐泰玲:《当代中国家庭巨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80页。

  56丁文、徐泰玲:《当代中国家庭巨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121页。

  5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页。

  58[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5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0页。

  60[美]吉尔伯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加强人大选举的程序建设

  • 下一篇文章:宪法上的财产权条款:在保障和限制间达致平衡(下)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乡村纠纷解决之考察——以上马岙村调查为佐证资料”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乡村纠纷解决之考察——以上马岙村调查为佐证资料”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 ››论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一种国...
  •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
  • ››财产权与宪法之关系的比较研究
  • ››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
  • ››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并行不悖
  • ››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乡村纠纷解决之考察——以上马岙村...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