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2009年,局领导班子6人/次参加南方电网公司和广西电网公司举办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严爱结合带好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为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发挥了作用。
(三)充分利用网络培训管理体系优势,使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充分显现根据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多、同专业人数少,工作忙等特点,利用“广西电网公司网络培训管理系统”及柳州供电局网络大学,制定了对局A、B、C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网区各县级供电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知识网络在线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极大缓解了工学矛盾。利用网络培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
(四)发挥“三级”教育培训作用,生产一线员工业务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倡导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心向一线员工转移,提倡以车间自培、加大一线员工自培力度,培训资源向一线员工倾斜的自主培训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培训管理模式对提高一线员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个人业务技能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9年,外送一线技能人员1238人/次到省内、外参加各种专业性技能培训。在内部自培方面,通过举办局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级”自主培训,员工参加达16910人/次。通过开展有针性的岗位培训,生产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009年,客户服务中心员工组队参加广西电网公司举办的“万家灯火,南网情深”营销服务竞赛,荣获团体第二名;1人荣获个人二等奖,3人荣获“营销服务竞赛优秀选手”称号。变电检修管理所组队参加广西电网公司举办的“变压器检修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团体第一名;1人荣获“变压器检修技术能手”称号,1人荣获“变压器检修技能竞赛优秀选手”称号。1人荣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广西技术能手”称号,1人荣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增供扩销先进个人”称号;1人荣获广西电网公司“营销服务技术能手”称号。
(五)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2009年,柳州供电局荣获广西电网公司“保增长,建电网”劳动竞赛先进单位一等奖;荣获自治区授予“全区十佳职工书屋”称号;荣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党建创新研究课题一等奖”;荣获柳州市和自治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重点抓了五方面工作通过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作风好、素质高、能力强、爱岗敬业的管理人员队伍、专业技术带头人、技能型人才队伍。总结起来,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深入贯彻落实全总和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中,成立了全面推进工会“大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工会“大学校”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工作。
1、围绕中心工作,主动进入管理。工会积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主动进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配合行政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和开展“安全生产恳谈会”和“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全面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
2、积极配合行政和党委开展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动员和鼓励员工积极踊跃为企业发展献谋献策。
3、深入开展工会“大调研”、“大讨论”活动,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分会工作和网区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促进基层工会分会和县级供电公司工会工作有效开展。
(二)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在行政和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手段用于工会“大学校”建设。1、2008年以来,行政拨款30多万元对职工书屋进行了全面装修和改造,使职工书屋、职工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改造后,达到全市一流水平,职工和上级部门领导对职工书屋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局行政领导对工会开展的职工文体活动,要人给人,要时间给时间,要钱给钱,为工会推进“大学校”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2、2009年,在局党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委把工会委员纳入到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深入开展“动感党校”活动中,党委指导和组织工会开展“动感书屋”和“流动书箱”活动,指导和组织工会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职工活动,使工会组织不断开拓和创新工作。
3、全面组织和动员基层分会工作。在深入开展职工技能技术劳动竞赛和岗位比武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分会的作用,认真指导和参与基层分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建立长效机制,为推进“大学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形成推动工会“大学校”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工会、人才
培训中心和基层分会三方共同制订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和保障机制。推动和监督人才培训中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合理使用,保证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权利的落实;三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确定工作目标管理和评估体系,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模式;四是建立健全激励与表彰机制。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在推进“大学校”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五是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和合作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和手段,推动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开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渠道。
(四)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大学校”建设和科学管理在南方电网公司和广西电网公司的领导下,不断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据统计,2008年以来,每年投入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达250万元。
同时,不断加大对职工体育活动中心、职工“动感书屋”、职工“流动书箱”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开展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活动,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奠定物质基础。
(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工会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职工群众组织不断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加大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切实解决工会干部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与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发挥“大学校”作用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工会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为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提供组织保障。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