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企业管理
   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分析      ★★★ 【字体: 】  
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9:07:27   点击数:[]    

拖欠的现象。相比之下,在那些不是由国家而是由退休基金(按积蓄制度积累起来的)支付退休金的国家里,居民所拿到的退休金的数额要多得多,而且不会拖欠。俄罗斯要过渡到这种制度,还需很长时间。



  (二)企业改革仍旧步履维艰



  早在1992年12月29日,随着《俄罗斯联邦国有及市有企业私有化纲要基本原则》的颁布,俄政府对大部分国有财产实行了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拍卖,决定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造成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混合经济。一时间,在俄罗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私有化运动,然而事实上,私有化在客观上受制于经济动荡、法制不健全和政局不稳等因素,它并没能达到促进企业改革和增加生产的目的。相反,私有化因政局动荡和政府职能弱化而导致的贪污、受贿、化公为私、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私有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犯罪,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社会逆反心理,很多百姓怨声载道,私有化对俄罗斯经济进程带来的负面效果远远大于积极的影响。



  回顾以往几年俄罗斯私有化运动的进程,可以看到,在俄罗斯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快速的大批私有化并没有带来改革者原先所期望的企业重组,生产和投资反而倒退到极低的水平,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供销关系得以沿袭保留,私有化没有给企业带来生机,相反却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改革者们原本希望通过企业私有化的方式重新分配生产资料的“产权”,以便刺激生产和积累资本,实施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创新,但是,俄罗斯的私有化却导致了低效的所有权关系。“产权”的最优分配并没有带来合理的刺激机制,尤其是,企业的所有者疏忽了对管理层的监督,一旦企业在竞争中失败,那么这个企业就会被竞争对手接管或破产倒闭。通常条件下,如果在企业内部有了最优所有权结构,那么企业最终会拥有“最好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而私有化之后的俄罗斯企业却受到“不完善”的企业监管的主宰,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在俄罗斯企业中所实施的这种“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分配”几乎不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在企业外部实现合理的竞争机制。



  俄罗斯的企业在经历了1992年底开始的小私有化、大私有化(证券私有化和现金私有化)之后,如今,私有化在俄罗斯国内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俄罗斯政府打算在最近3年内完成2.2万家企业的私有化。在2001年上半年就要出售由国家控股的19家大型企业的股份,其中包括几家大型国有煤矿和石油天然气公司。例如政府将分别卖掉库兹巴斯煤矿和哈卡斯煤矿的79.73%和43%的股份;卖掉奥伦堡油气勘探公司、下瓦尔托夫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和斯拉夫石油一梅杰恩油气勘探联合公司的15.5%、4.73%和3.28%的股份。此外,政府还准备出售莫斯科河运公司21.3%、科夫托尔铁矿24.8%、米哈依洛夫铁矿4.94%、盖斯基铜矿10%、南乌拉尔镍矿23.35%、新库兹涅次克炼铝厂14%、俄罗斯国家保险公司49%的股份。此外,俄罗斯联邦财产基金会还准备在2001年内向政府提出要进行私有化改革的另外700家企业的名单,并准备向政府提供相关企业的详细资料,这是普京上台以来采取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举措。



  与以往私有化不同的是,国家在对这些企业进行拍卖时,俄罗斯国有资产部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调查,提出私有化协议,并对出售企业的理由和时间进行论证。俄罗斯政府此次拍卖的公司均不是国家明令禁止拍卖的“超级企业”,为防止失去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超大型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俄政府在2001年财政预算案第100条中对可进行私有化改革的企业进行了限制,即凡法定资金超过限制数额的超级企业都将被禁止拍卖。尽管如此,由于有了第一次私有化的教训,俄罗斯百姓对“私有化”仍旧是谈虎色变;同时,俄私有化部门正准备说服杜马议员解除私有化拍卖的禁令,让更多的大企业迈入私有化行列,使得人们更加担心私有化有可能会再次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



  如今,俄罗斯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再像往年那样是充实预算收入,而是重组经济,但重组的主要负担首先来自国有企业,尽管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有些方面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第一次私有化浪潮不同,此次私有化的规模虽然小于上次,但其影响不可低估。俄罗斯通过先时的私有化对多数工业和自然资源进行了拍卖,但是国家在过去5年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却是明显下降了,私有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建立合理的所有权结构,防止再次出现以新的同样不良的所有权结构取代旧的不良所有权结构。建立高效的所有权结构比不惜代价的快速私有化更为重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未来几年在册失业人数将急剧增加,暂时还无法评判这种现象会有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会有多大,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现在就已经过着相当困难的生活。俄罗斯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目前整个俄罗斯大约有1000万失业人口,比2000年同期上升28.9%,同时,实际收入水平也大幅下降,这种局面造成消费市场继续低迷。而对于为数众多的俄罗斯企业来讲,目前需要的是:(1)政府制定有益于企业参与竞争的政策,拆除垄断,通过促进新企业的建立来保障局外人参与竞争;(2)制定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把企业从社会福利的负担中解脱出来;(3)制定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稳定物价和保障货币供应及流动资金,建立功能正常的银行体系,以不是过高的实际利率来为企业提供贷款等等。



  国际上的一家著名咨询公司曾断言,俄罗斯的企业如若能够成功地进行结构改革,俄罗斯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将长期保持递增8%,这会使国家在几十年内发生重大变化。毫无疑问,在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中,企业改革对于恢复经济增长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然而,俄罗斯长期关闭的亏损企业占国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4,其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需求,如果指望这类企业来为居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显然不现实。俄罗斯的许多大中型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在自由市场条件下生存的能力,它们负债太重,效率太低,但对于它们所在的地区和城市来说,它们又是维持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劳工就业所必不可少的,地区政府不敢也不肯让它们破产倒闭。俄罗斯国内的另外一部分工农业企业的亏损面也很大,预算拨款、财税和企业资金结算拖欠极为严重,这就给企业造成了资金短缺、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性投资不足等问题。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普京总统对税制进行改革后,银行系统的种种问题也亟待联邦政府解决,因为没有银行的支持,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俄罗斯现有1300家银行,但大多数都面临破产,如何对这些银行进行合并重组将是一个十分困难和敏感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大多数赢利的企业都已经被私有化,而国家手里剩下的都是些亏损企业,很少有人愿意买这种企业的股票。私有化部门没有能力对这么多亏损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199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在起作用,大部分企业的亏损因素也阻碍了企业改革的进程,加之国家总是在无休止地变换规则,企业改革的所有制关系还不十分稳定,相互之间矛盾的法律,这一切都无助于俄罗斯国内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资本外逃无以支撑经济增长



  俄罗斯的经济正在逐步复苏,然而其富豪阶层也正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的资金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美国的财政部曾经做过这样一个估计,俄罗斯人手中持有约600亿美元的现金,几乎与美国人的现金持有量相等。目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 下一篇文章: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依据
  •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 ››饭店职工培训的理论和方法
  • ››新经济时代职业经理人的成败关键
  • ››职业经理人:触网后悔了没有?
  • ››职业经理的道德观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 ››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文关怀——...
  •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互动模...
  • ››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反刍
  •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与转型性...
  • ››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影子经济
  • ››俄罗斯经济复兴障碍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