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财富的累积和增加。然而,我们看到:人的发展本性决定 了对财富占有的本能。向上爬是分阶层社会、阶级社会的最大潮流。 我们的理想只有同实际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在我看来,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人的价值等于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当人人都以这种价值观奉为人生信念之时,那 么,社会主义就胜利了。这就是制度导向。 同样的,名义资产制度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所提倡的是:为社会积累财富。这与 西方的为个人积累财富是不一样的。我们承认人的个人奋斗的巨大动力,个性化对社会 的有益作用。我们认同这一点。重要的是社会整体的价值导向,这就是制度所做的。正 所谓,人的本性永远依然,社会却丰富多彩。不同制度对人本性不同的引导决定了该社 会的社会价值观,在这里我也不多说了。但是,这一番议论至少指出两点:一是国企制 度对社会构成的导向作用是决定性的。二是我们建立事业的基础是思想。这样的导向将 决定我们的社会构成。我们的社会应该建立起精英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从而掌握国家。 人人可以成为精英,人人都以此为目标。 3.国有资产同劳动所创造资产分离。 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名义资产”制度己经是有这点意思了。这里所针对的是国有 资产之外的资产在国有企业的存在。这一财产分配方式是“名义资产”制的一个补充, 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投资的回报是同它的风险相一致的。 贯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要素原则。投资所得回报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同风险相一致 的回报。另一部分则是属于劳动创造。对于科技人员也可尝试分得企业利润的比例法。 包括职工也可。工资仅是一部分,由于他们出色的工作,应该得到一部分的利润。这对 于“以人为本”的未来企业是非常适合的。也就是说,企业分配利润以人为本,不以资 产为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是非常能够吸引人才的。对于优秀职工、优秀的科技工作 者,出色的部门经理、都应给予一定比例的企业利润分成。
4.董事会构成。 董事会在企业家掌握极大权力的国企中有无必要成立?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因为 企业不能变成个人的独裁王国。董事会的人都实行“名义资产”制。其中包括优秀职 工、科技专家、中层经理和一至二名的经济学专家。他们的任务是智囊兼权力制衡。他 们的权力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具体如何当在实践中得出。另一个问题是:集体决策 稳健但守旧,个人决策则相反,应该怎么做呢?
综上所述,我的目的是用社会精英力量对国企的企业家实施任命和监督,再通过 “名义资产制”调动企业家积极性管理整个企业。努力建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 以人为核心的企业,如企业利润分成。事实上,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己是一种表现。再 以董事会均衡一下企业家权力。 从阶级分析的角度上看,产生了新的企业家阶层或者是阶级。有关这群人的定性, 我限于水平,无能为力。这批人是从人民中产生,是经过高考样的考试和严格考核选拔 上来的。他们也是流动的,不是终生制,更不能继承。资本主义世界中,生在一个好家 庭,便能享受一生的事不会出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在这里得到体现。
七、一些补充
国家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 度。国企最大的问题是“政企分开”问题。其它都可以做到,唯独这个比较困难。原因 是由来以久,历史渊源。地方主义严重、官本位严重。只有一举打破地方政府与地方企 业的关系才行。这就是全国一体化监督制的优点。 然而,这一制度缺点是:国有企业数量太多,不可能一一进行监督,只能抓大放 小。话又说回来,只要能抓住全国一千家,甚至五百家也就可以了。中国的国企也就振 兴了。 对于中小国企的“政企不分”问题,仍然不能解决。这从经济体制上是无法了,飞 机票就不划算。只有从政府上想办法,比如借鉴全国一体化的监督制,地方官员的相互 监督、老百姓当一天监督员等等。 其核心困难应该是人。建国许多年以来,企业中许多己和政府官员一起形成特权阶 层。打破他们的权力网是最为艰难的,这也是国企“政企不分”的问题根本。应该说, 全国一体化监督制优点正在于可以一举击破特权阶层。他们的权力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然而,我们在现实中将遇上理论中不能遇上的许多问题。 拿一些严重亏损企业进行试点是应有之义。 这一方案另一个缺点是监督成本过高。全国各地产生的随机数的机票就不是一个小 数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地区间的交流加深了。这是社会最高层次人 员的交流,其作用和影响是“打工仔”们不能替代和达到的。我相信这是个缺点的同时 也是一个优点。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国企本质和人本性的论述,试图给出一些国企改革的探索性建 议。 我的主要观点: 1. 企业的核心是人。 2. 国企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家的任命、监督、罢免机制不完善。 3. 国企改革的目的是振兴中华、制度上领先西方。 4. 应提倡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5. 跨地区的监督机制。 6. 名义资产制。 7. 分配制度 由于时间仓促,我的论文在很多细小之处有不少毛病。不过总体意思还是能够表达 完成的。对于这些建议,还停留在初步设想之上。可行性有多大?我仅在理论上认为可 行,但现实中呢?这我就不知了。 总之,如果能让这些观点引发他人的思考和灵感,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我便很是 满意了。
主要参考资料 国有企业亏损研究 郑海航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于金富 国有经济的主导功能与制度创新 程恩富 构筑合理的国企结构 黄念 国企困难难在哪里 李金康 彭敏 关于股份制的几个问题 刘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