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涌现。这些新剂型的开发应用,使传统的中药不再难喝,良药不再苦口,具备了现代药物所具有的便于服用、起效快、疗效好、剂量小的特点。5)中药质量控制的现代化。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中药质量控制逐渐从定性走向定量,从古老迈向现代化。
四、“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未来指向 将我国几千年发展积累并最能体现优秀文化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中医药为全人类健康不断做出新贡献。这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宗旨。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行中药及其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是完成中药产业推进战略任务的根本途径。而中药内含的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将成为中药国际化持久的推动力。在实现中药及其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同时,使中药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中药产业是战略性产业,要从国际角度制定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支持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在中药领域内确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府、市场、企业三者间的作用框架,创造形成一个中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并重视培育中国的中药跨国公司。 中药产业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既能体现中医药特点又能被国际社会接受的标准体系和产品体系。中药产业是大健康产业,除了药物进入医药主流市场,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发展符合现代发展观、消费观和医药保健观的涵盖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用品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体现“选择了中医药就选择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中药产业是大中药产业,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大中药产业。中药产业是国际化产业,中药产业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而要以全球天然药物市场作为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药产业是具有紧迫感的产业,面对世界天然药物领域日趋势激烈的竞争,中药产业应积极推进自身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开拓未来。 第三部分、“中药现代化” 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
改变我国中医药产业落后面貌的主要举措,不仅仅是中药科技创新资金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首先从中医药观念更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入手,培育我国中药科技创新市场化机制,并使之逐步发展和完善。在这方面,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制度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政府、企业和科技界应发挥各自的作用。
一、政府与科技界应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以此对中药产业起到引导、规范、监督和服务作用。通过对重大中药科技项目的立项,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瞄准国家目标进行技术创新。因此,建议国家在资助中药技术项目时要有大手笔的投入和瞩目性的标志。其次,在立法、制度和市场方面,政府也要为中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权益保障、咨询与服务,特别是在建立科技成果孵化机制方面,不妨设立经纪人制度,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和中药技术研究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再次,对技术相对贫乏的西部地区,不但要进行资本扶持,还要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予以扶持,帮助这些地区发展有植物药优势资源开发型的中医药企业。 其次、科技界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和中药企业需要的机遇,面向市场和社会,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为中药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服务。同时,改革旧体制,向企业靠拢是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因此,科技界务必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我国的中药现代化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亟需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利用将成为中医药企业管理的热点。
二、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首先、针对“洋中药”的冲击,“中药现代化”要求中医药观念必须创新。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有数千年的历史,要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它,使大家都能接受,这非常难,一两代人难以取得突破。而中药的现代化相对较易,中药现代化搞好了反过来会推动中医现代化。“中药现代化”要两条腿走路。对传统中药我们要提高其科技含量,可先仿效国外的“中医西作”,与国际接轨,使中药不仅站稳国内市场,而且进入国际市场。 其次、中医药理论必须现代化。对于成分复杂、现代医学尚未能够完全弄清其奥秘,但屡试不爽、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草药有必要“中药中作”,探索建立中药自己独特的标准,让“洋中药”与中国中药的标准接轨,否则,中药将不成为中药。中药与西药是两条不同的医学道路,没有必要唯西药马首是瞻,不能用西药的标准来衡量中药。灵芝孢子粉注射液的开发,对治疗神经肌肉疾病非常有效,便是一个实例。孢子粉注射液中究竟是什么活性成分在起作用至今尚不清楚,但临床效果肯定,药理作用明确,生产工艺稳定,仍可作为药物使用,孢子粉注射液已经生产和应用27年了,颇具有中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味道,这是我们今后应当加强研究的。 再次、怎样保护中药知识产权?加入WTO后,我国在世界中医药市场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激烈。为了保护中药科研单位、企业或个人研发新药的积极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但暂时难与国际接轨。比如,仅牛黄解毒片就有150多家企业生产,复方丹参片有140余家生产,安宫牛黄丸有100余家生产。谁是正宗、产权归属均不得而知。不能解决“技术的产权归属”,在专利保护上就要出问题。2000年7月卫生部发布了《卫生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实施一年多来,强化了各级单位特别是专家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国家知识产权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新药审评中心等权威部门,应尽快协调制定一整套切合中药实际情况的专利法规,防止中医药传统知识继续流失。我国中药品应严格实行专利和行政保护,企业之间不能随意仿制新药。有的中药研制单位在研发过程中即应开始申报专利,这样一段时间后既可获得新药证书,又能获得专利授权。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分析,研究者若能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则可节省40%的科研开发经费,缩短65%的开发时间。
三、中药企业应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心调整产品经营结构,加强创新药物的研发。企业进行产品经营结构的调整,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为依据,抓住国家推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机遇,加快调整步伐,扩充网络,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特别要重视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经营和市场推介,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企业要配合政府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进行自主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牢牢占领中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2、强化中药企业内部管理,转变经营方式,搞好资本运营。跨入21世纪,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尤为重要。由于政策、市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中药企业经营将步入微利时期,利润空间十分有限。要特别重视中药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降低费用,提高服务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企业要转变经营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大的发展,必须不断进行资本运营。要围绕提高企业竞争力、利润最大化、优化配置、保值增值等目标,盘活存量资产,置换不良资产,吸收优良资产,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3、注重市场开发,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市场开发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寻求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1世纪,农村市场的开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