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地创设教学情境,将理性的教学内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再现生活现实,将学生、教师、教材的情感统一于情境中,并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引起情绪感染和体验的心理环境,诱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时,笔者引入了17岁的高二学生豆豆从一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变成违法犯罪分子的案例,在学生明确了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以及面对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后,笔者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根据豆豆妈妈的哭诉,给豆豆写一封信,分析他的行为,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做。 豆豆妈妈的哭诉:“虽然我的儿子已经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是我对他真没有多少信心。我觉得儿子和母亲之间都失去了信任,他也不觉得对我们有什么伤害,总觉得是我们在影响他玩游戏,不给他钱,才造成他落魄到现在的境地。我们已经没有母子之间的感情了,他好像现在特别恨我。我希望奇迹能够发生,也希望求助于社会,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我的孩子能够真正地反省他的行为。” 在学习有关“自强”的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以下作业:她是不幸的,出生仅9个月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活下去,她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现在是靠着固定在体内脊柱上的三根钢棍支撑着身躯,可以说,每时每刻她都忍受着肉体痛苦的煎熬。 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17岁开始从糊在墙上的旧报纸学习认字,当她第一次读懂墙上的一小段文字的时候,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为了提高自己,他强迫自己每天写日记。为了握住那支分量小小的笔,她用脸贴在笔上,给写字的手一些力量,硬是练得双手都能握笔写字了。就是凭着这种自强的精神,她走出家门自谋生路,开办了一家心理咨询所。有人问她:“你那么不幸,那么痛苦,却躺在那里帮助那些实际上命运很好的人,你心里平衡吗?”她的回答是:“因为我的生命中遗憾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要用我的聪明才智使那些有条件享受生活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最终成为社会中的良性细胞,这是我目前所做的工作,也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阅读以上文字,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步,请运用网络搜寻文中女主人公公开的通讯信息(如电子邮箱或其他通讯地址),并尝试与她建立联系。 第二步,请给你的新朋友(文中的女主人公)发一封电子邮件或写一封信,说一说你想说的话,问一问你想要问的问题。 第三步,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样,让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思考,思考越深入,对学生的行为指导性越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充实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行为能进行准确的分析,对是非善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情感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努力使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索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