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幼儿园里每年换一次教室,小班进入中班,就搬到中班教室,中班进入大班就搬到大班教室,如此循环。另外,每个学期开学前的预备周,教师就要重新装饰教室,这样一来,一年幼儿至少会有两次全新的感觉,当然这还不够,我们的教师还得利用生物角、识字角、英语角等使教室内环境变化无穷。不这样做也行,教师还可以利用桌子的摆放,例如:方形变圆形,或让幼儿动起来,即动静结合等方式使有限的空间变化无穷,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智力。
我上英语课时,刚上课时孩子是坐着,上了一会儿,孩子都站了起来,再过一会,孩子全都离开了座位,在那里手舞足蹈。有一次,被值周老师看见就问:“你们班没上课吗?怎么乱成这样?”但当他停足观看片刻后就笑着走开了。我想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度过幸福的幼年时代。
(二)室外环境
相对教室环境而言,室外环境可算是一个无限的空间。室外环境指的是教室以外的一切空间。正因为室内环境极其有限,所以室外环境就显得极其可贵。幼儿应该拥有一个自由的充满生命力的室外环境。一片草地,几朵白云,一片树林,几只小鸟,无一不充满生命的灵动,孩子需要它们。
有一次体育课上,我带孩子到后园的草地上去玩游戏,一个玩了几代人的极其普通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竟也让孩子脸上时刻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玩了片刻孩子们都累了,我让他们自由活动,大多孩子都静了下来,有的坐在草地上,有的干脆躺下。“老师快跑,大恐龙来了!”一个孩子突然叫了起来,大家都齐刷刷地把头转向这个孩子,接着又将视线拉向了天空,什么也没出现。原来这个小朋友躺着休息时,发现天上有一团云,样子像恐龙,于是发生了刚才的一幕。接着孩子们开始了关于云的辩论,无一不显示出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试想,如果孩子一天面对的只是老师和四块墙壁、一块天花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何而来?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园内饲养角、菜地等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有一次,我带我班孩子去菜地,大家兴致很高,孩子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菜从哪里长出来?为什么会生虫?吃菜有什么好处?有的小朋友谈到家里的人是种田的,接着谈到粮食问题上。从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知识,知道了粮食从何而来,继而明白劳动的光荣和珍惜粮食等,有位哲人说过,所有的教育都是粮食教育,所有的知识都和粮食有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正如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在保护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还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以及广阔的空间,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经验去探索,培养幼儿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从而让创造从日常生活中来,让“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幼儿园教师担负着给幼儿提供一个创造的环境的重任。让我们结合《纲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原则,培养出一代充满创造力的新人吧! 778论文在线 www.qiqi8.com</A [align='center'] [/align]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