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
|||||
哈佛研究中几个为人所忽视的重要问题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58:12 点击数:[] ![]() |
|||||
课程论 他在1960年出版其代表作《教育过程》,在课程设计思想方面,强调学生要学习各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联系、发展变化规律;学生参与知识构建过程,掌握知识之间、知识与事物之间、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而不是满足于只掌握零星经验、知识的简单结论。这些主张,对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开发现代人力资源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巨大的经济意义。 在美国、世界名列前茅乃至排名第一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创新中,哈佛大学教师、校友中虽然也出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控制论之父维纳等世界顶尖级理科人物,但总体说来它的特色强项不在理科而在文科,如社会科学,政治、社会、经济、管理、汉学等领域。 哈佛大学以出治国之才著称,它出了6位总统,其中包括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罗斯福,就任时最年轻(44岁)的总统肯尼迪。罗斯福领导美国人民度过30年代大危机,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联合国”一词的提出者。连任两届、曾被称为战后最著名外交家的基辛格,他是中美建交的美方推动者之一,作为总统尼克松的特使秘密访华,成为第一个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高层领导。 政治学领域 亨廷顿、罗尔斯、诺齐克,均为当代西方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亨廷顿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他最著名的著作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代表作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他在前书中译本序言中说:“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要求。”《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破坏了旧的权威模式,摧毁了传统的政治制度,同时由于启发了政治觉悟和扩大了政治参与而产生对新权威和新制度的迫切要求,满足这种需求的是组织,因此组织是通向权力之路,政治稳定的基础亦即政治自由的基础,谁善于组织政治谁就能掌握未来。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其积20年研究之思想大成。他把自己思想发展为一个严密的条理一贯的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与《正义论》齐名的,是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该书分国家、社团、个人三个层次,认为国家所做的是征收一笔为所有人提供安全保护的费用,按正义原则保护个人,不考虑价值观念;社团则有追求共同价值观念的人所组成,并力求满足其成员的要求;最终目标或其归宿则是个人,因为只有个人才是独立的生命。 社会学领域 1982年问世的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被誉为50年代以来美国出版的“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名著之中最著名的杰作,该书认为信息社会的电脑与工业社会的机器意义一样巨大;电脑网络的横向联系,比官僚制度的金字塔结构优越得多;“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主要的因素”,“长期的观点可能预示有必要回到广泛性的教育上去”;“预测未来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了解现在”,“与现实脱节必败无疑”等。 经济学领域 出了熊彼得、塞缪尔逊两位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熊彼得的早期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第一部用“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专著。他的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条件与其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塞缪尔逊曾任总统经济顾问、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他的《经济学的初步分析》,被视为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小百科、有史以来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至今已出12版。他最卓越的贡献是借数学方法的帮助,提高了经济理论分析技巧的正规化程度。 管理学领域 哈佛商学院培养了美国500家大公司的1/3决策经理,其MBA个案教学教材经验风行世界。所谓个案教学,其方法是将企业情况发给学生预习并制定或修正其管理、营销策略,在课堂上讨论,教师分析引导,最后写出比较完整、有可行性的报告,还可售给企业。 汉学领域 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首任主任费正清,自1932年起对中国政治制度、外交史等进行了50多年的研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汉学家,他的观点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许多学生分布在 世界各国外交机构、高等学府。他撰写了《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观察中国》、《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中国人的思想与制度》、《新旧中国》、《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等大量中国问题研究专著。他与特威切特共同主编了15卷本《剑桥中国史》。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比尔·盖茨,他可说是经济、管理两栖类人物,自1995年来,已连续7年被评为世界首富,不过他不是专业对口、科班出身,而是在法学院二年级就停学的。现在哈佛说仍保留着他的学籍,不知比尔·盖茨什么时候才有兴趣重返校园?还有世界二富,股神巴菲特,他曾想读哈佛研究生,却被拒之门外,那是题外话了。 四、一流大学的创新理念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有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哈佛经验为借鉴。现就本文论述范围,提出下列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之处: 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 一个高科技企业,仅有大量控图纸操作的装配工、维修工、勤杂工的严格考勤、勤勤恳恳、起早摸黑、加班加点,迟到五分钟扣奖金,而无设计师设计思想的根本解放、开拓视野、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在市场上是不可能有很大的份额、强大的竞争力的。同理,我们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如果长期整体停留、满足、陶醉于诸如师生比、选修课、学分制、论文数、排行榜之类,各种零敲碎打具体操作,缺乏对先进经验正误、高低、新旧的判断力,本校本学科的针对性,特别是缺乏总体观念、指导思想的深刻反思、根本转变,那是难以有结构性改革、突破性成就的。就以前面说的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为例,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第一,这些课程究竟反映了何种教育思想、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却看不到研究者本人的分析、判断、主见。其实,只有从该校课程改革的全过程看,才能从前期改革的不足中看到提出核心课程的必然性意义。而核心课程也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并非一成不变、完美无缺,直到今天仍在不断改革之中。如果不讲这些来龙去脉、前后过程,只是没头没脸孤立地提出核心课程,你罗列的课程再多,也只是一张排课表而已,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也不知他们究竟水平高在哪里?我们学它什么?怎么学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