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一、举办大学生创业中心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了SOVO实践模式。SOVO(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即大学生创业中心,申请进驻SOVO的学生以“虚拟公司”(virtual company)的形式运作,从事技术探索、技术推广、真实项目实践等,非常适合技术类、管理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如CEO、CTO、CFO、CKO(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首席财务官、首席知识官),在资深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企业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运作。
近十年来,SOVO保持着几十家虚拟公司和几百名正式员工的规模,在实践教学环节发挥的重要作用。虚拟公司在新生中招聘候选人,经过培训考核后转为预备员工,预备员工经过试用后转为正式员工,在学生中形成了广泛影响。员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项目,如计算机类公司分为,NET方向、JAVA方向、软件测试、嵌入式与开源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网络技术支持、网络杂志广告等不同公司。管理类公司分为旅游推广类、市场调查类、ERP顾问与实施类、物流类、培训类等不同公司。
SOVO公司的项目来源主要有三类,自立项目、校内项目和校外项目。自立项目主要是SOVO主动发起和承担的、以公益性为目的,如SOV0内部资源库建设、SOVO公司网站建设、职业心态培训等都属于自立项目:校内项目指由学院授予的项目,如教学信息查询系统、学院工资管理系统、公寓管理系统、继续教育中心网站、学院优秀教师评比系统、学院招生E刊、学院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等,学院将项目以招标的形式向全体SOVO公司公开,各个公司投标争取项目,完成项目的公司在获得学院认可后将获得一定的资金奖励。校外项目主要承接的学院外其他单位的项目,如沙发市场调查、电子产品英语说明书翻译、电饭煲人性化设计市场调查、深圳某公司电子元件商务平台建设、协同办公平台办公小秘书等项目。
SOVO公司通过模仿真实企业的实践活动,广泛参与学院各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不仅培养了学生掌握最新技术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态度。SOVO公司实现了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的结合,促进了学院与地方产业的对接,造就了大批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和创业者。如某公司长期坚持在学院周围回收废弃物品并赢利,该公司创始人毕业后顺利创办了一家物流公司。SOVO是一种模式,更始一种创新。
二、全面推进“1321”学期模式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采取“13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制三年,每一个学年有三个学期,二个教学学期和一个小学期(比一般学校多了一个暑假实践小学期),多出来的小学期主要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项目。“1321模式”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践。
1.小学期
暑期期问各个专业开设一个月左右的实践学期,学院要求每个老师提交一个教学项目,项目要求尽量和企业合作开展或由企业主导,学生可以在网上选择本专业的项目,通过项目考核的学生将获得4个学分的成绩。如管理类学生可以参加“ERP企业实践”、“市场调查方法实训”、“金融理财营销实训”等项目,艺术系学生可以参加“商标设计”、“产品外观设计”等项目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小学期可以做到平均每个学生外出参观企业3次以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建构知识,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
小学期在操作流程越来越规范,某些专业已经形成固定的项目,如财务专业的“会计手工及电算化综合实训”项目经过长期坚持,操作流程越来越规范,效果也越来越好。提高小学期效果的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质量,其中的可操作性、实践性是关键,而与企业合作是提高项目质量的好办法。“金融产品营销实训”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办的,其可操作性、实践性,对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效果良好。“金融产品营销实训”项目中企业代表和学院老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法,由企业方负责培训,学院教师负责考勤跟进,企业方在四周的时间里主要讲授了金融产品知识、股票操作技巧、电话营销技巧等,小学期结束后通过企业考核的学生可以到企业兼职,毕业可直接进入企业上班。“ERP企业实践”项目中所有学生都进入了ERP企业,跟随企业ERP工程师完成实践任务。
与企业的挂钩使“1321”培养模式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实践学期要求学生融入企业的操作环节中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项目内容涉及过宽、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开展多年的“创立自己的小企业”项目多停留在培养创业理念、学习创业知识上,如何提高学生对创业的真实体会、如何参与操作等环节还处于探索阶段。
2.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
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如果学生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学习成绩满足要求的可办理免修手续并在签订“实习协议书”后可到企业实习,即“2+1”。第三学期的下学期是毕业实习报告撰写阶段,学生在毕业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报告。
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是较长时间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必须与专业教师保持联系,随时根据工作遇到的问题与老师沟通,及时补充需要的专业知识。
三、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教育
为了缩小学历教育对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引入双证教育,双证教育指毕业生不仅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学校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职业资格证书各个专业不同,如财务专业的会计资格证书通过率高,认可度高。而有些证书或者学生通过率低、或者社会认可度低,或者培训考试费高学生难以承受。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创新思路加以解决,尽量提高有市场认可度的证书的通过率。如对社会需要旺盛的:ERP实施顾问证书,可在高年级选拔学生到企业培训学院(顾问学院)参加培训,学生与企业培训学院签订“保证就业协议书”、培训费用学生可以在就业后分期支付等方式达成了学校、学生、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国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张淼.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4).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4]阮先会.关于高等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1,(3).
基金项目:基于“1321”教学模式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NN110502)。本文为部分成果。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