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关键词:工作室 市场接轨 内容提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文章从传统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入手,提出“工作室为教学与市场接轨提供了契机”。笔者以实证的方法,通过对工作室工作的总结,系统论述了工作室与市场接轨的方式,以及在此条件下工作室的管理、教学方法。 引言 一 . 工作室——为学生开创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天地 • 工作室成立的背景 • 通过影片实践完善工作室的教学 • 工作室的组织与发展及产生的影响 ( 1 ) 工作室的组织方式 ( 2 ) 为大学输送优秀的设计人才 二 . 工作室经济模式的探索 1. 以工作室的模式与市场经济接轨 • 为学生开辟勤工俭学的场所 三 . 工作室将来的发展方向 四 . 总结 引言 我国职业创作目前在国际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因此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职业创作人才是我们的责任。如何使喜爱职业又有着良好美术基础的青少年学到更加适合我国职业发展需要的,更高水准的职业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些年来,由于大量的国外加工职业影片进入我国,国内各城市的职业公司迅速地大规模发展起来,对于我国沉默多年的职业市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可以依靠国外大量的影片及先进的制作技术来充实我们的能力,并借此机会使我国的职业影片走向更高水准。但由于近十年加工业务的增多和各个公司的价格竞争,原有较好的形势在近二、三年不那么乐观了。各个公司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地加工更多的国外影片。这便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于是只经过短时间培训,甚至不培训的从业人员纷纷上岗。这使我们国内职业水准逐渐下滑,一点点失去了良好的信誉。 中国职业需要一个平衡的市场,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职业创作人员,及一部又一部精彩的、高水准的国产职业影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并使投资人得到回报。只有这样,中国职业才能有一个良性循环,才能发展。作为职业教师,我们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使命:培养优秀的中国职业后备力量。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如今的发展需要。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要自己去寻找一条新的路,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 一.工作室——为学生开创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天地 1. 工作室成立的背景。 1999 年年底, 97 级职业专业的毕业生正面临毕业。通过各种途径,他们都陆续找到了工作单位,带着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带着梦想,满怀抱负地到北京的各家职业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及与职业相关的企业去寻求发展。但是不久,他们就纷纷离开了,主要原因是他们不适应公司的管理和对生产的要求,不能把学校学到的相关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掌握的专业技能难以与实际生产接轨,最后迫不得已纷纷转行。这时,我们明确意识到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明显脱节。那么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缩小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呢?这个急于解决的难题摆在了每位专业课教师的面前。 职业片的特性与故事片和纪录片不同。职业片是绘画和电影的结合,影片中的一切人物动作和景物都是一张张画出来的。学生在课堂上光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可能弄明白影片中所有关于人物与背景透视、比例、移动、特技等等一系列与影片制作相关的问题。当他们走出校门加入动画公司参与影片的制作时,肯定不能适应。为使教学与实际不再脱节,学校打算立即成立动画工作室,用最实际的方式最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校将还没有分配走的 97 级学生组织起来,进入工作室,让他们在学校提前参与职业片的制作,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毕业后立即可以加入到生产和制作的队伍中去,缩减磨合期,为用人单位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当时学校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由我来负责组建职业工作室。由于当时 97 级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在行业界造成了负面影响,各家公司都不信任我们的学生能做好中间画,有些公司甚至扬言不再录用汇佳学校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到了北京小小梦职业制作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他们大胆地把第一批实验性的职业镜头放到学校做,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机会,直接参与职业片的实际操作。这对工作室后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这样,职业工作室开始正式运做了。首先,我们参照公司的管理模式,制订了严格的工作室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次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其次,在学校单独为学生开辟一块工作场地,设计并定制了标准的职业工作台,让学生真正从课堂中走出来。一切准备就绪,学生们先是熟悉造型,把片子中要出现的人物一遍遍的临摹,一遍遍的拷贝,直到能把造型背出来;其次是练习线条。线条是职业的生命,如果线条不合格,那么即使美术基础再好,也很难把它发挥出来。 小小梦职业公司先是实验性质地将一小部分生产任务拿到学校让学生绘制。学生们为了画好一张画要用掉好几张纸,为完成一套镜头要反复修改十几次,有的甚至需要返工重画。经过同学们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首批工作。镜头送走了,同学们摸着手指头上被自动笔磨的大茧子,松了口气。但是,第二天公司的消息就反馈回来,对方先是很客观地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同时也指出了很多需要修改的问题。镜头被重新送回来,大家一看,先前的喜悦心情全飞了。自认为画得不错的画稿,许多地方都被一一标列出需要修改的问题,其中两套镜头因为线条太黑太粗需要重新返工。利用这次机会,我再次向学生强调在动画片制作过程中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一部 22 分钟的职业片一般需要 8000 到 10000 张的职业,需要几十个人共同完成。如果一人一个画法,每人的线条粗细都不一样,那整部片子就会乱套。大家看着一大堆需要修改、重画的镜头,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与实际要求的差距。 在工作室最初的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虚心向职业界有经验的老师、导演、设计师学习,并把他们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们讲课,传授他们的工作经验,从中吸取营养。通过大家的努力,学生们渐渐进入状态,画的一天比一天好,完成的一卡卡镜头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从而得到了客户的信任,得到了长期的真正的职业工作。当学生们拿到一卡卡通过自己努力争取得来的生产镜头,都非常的兴奋、自豪,学习气氛十分高涨。学生逐步地从刚开始只能完成一些简单镜头,到最后轻松完成十分有难度的镜头,进步很快,并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 • 通过影片实践完善工作室的教学 教学中有一段课程是关于造型临摹的,而学生在参与职业片制作之前,首先要熟练掌握影片中每个角色的造型特点,熟悉形象的比例、结构、服饰以及各个角度的变化,这样画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我们就把工作室生产片子中的造型拿来作为教学用,这样使得学生们在参与工作室的工作之前就已经对造型非常熟悉了。一进入工作室就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学生们也逐渐学会如何把课堂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例如,在教学中有这样一项练习,将一个书包变成一只可爱的兔子、将五角星变成一个圆,这些简单的变形规律在实践中得到灵活的运用。一只网球在滚动的过程中,变成了一只可爱的猪宝宝。小姑娘身上的衣服,通过猪宝宝手中的魔术棒,神奇地变成美丽的滑冰服。(图片参考)这些镜头在电影中通过特技非常容易做到,但在动画片中,就必须通过笔一张张地画出来。通过一系列这样的镜头,使学生掌握如何把课堂学到的规律和技法灵活运用到影片制作中。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他们的学习内容。 在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