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美术教育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并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是美术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同时,美术教学要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教学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易于学生。
【关键词】激发 培养 学习兴趣
一、优化导入,激情引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教学中,开头十分钟的效果是最佳的。如我在讲述《物品上的花廊》这一课,先在教室里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接着提问,春天有哪些花呢?同学们踊跃回答:有迎春花、桃花、杏花、梨花……同时拿出课前准备的花朵进行观赏。接着我又导入,本课物品上的花廊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学习工艺、美术、设计的基础。它侧重于设计,但其中也渗透着“造型.表现”的成分。而图案有依物造型和依情造型两种途径。图案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要经过提炼和概括,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了解了这一点后,经过仔细阅读课本上图案的概念,同学们发现了花朵外形的“轮廓美”,形与形“组合美”,花叶近乎对称的“形式美”。
唤起学生对图案的兴趣,从而达到发之潜能的目的。接着我又讲述图案可分为单独式和连续式两大类,同时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单独图案和连续图案的骨式。激发一学习图案的趣味性,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画,开始作画……二、身临其境,在兴趣的前提下动手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美术熏陶,而不是强制性的。在教学中要多让参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我在讲述《多变的颜色》这一课,先在大屏幕上展现各种不同的颜色、画面,请同学们讨论:它们是渐变色、对比色、还是临近色,它们的形状像天空、还是草地,像沙漠还是动物……同学生顿时兴奋起来,有的拿起画笔根据自己的构图,用颜色进行描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它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又增加了美术的趣味性,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美术课的团结合作如何体现
“众志成城”这句话体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美术课上同样适用。比如,在设计制作《龙》这一课中,我先讲解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身体长的、有鳞有角的动物。
同时龙也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图腾。然后在黑板上随手画出龙的神态图,首尾相应,栩栩如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了解了龙的制作原理后,每一位同学都拿出自己的材料准备制作。同时,我将他们分为三个组,负责龙头、龙身和龙尾的制作。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动手制作,同学们分别用手中的材料做出龙身的各部分,并且用彩笔在上面进行描绘,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巨龙”。几个同学举起“巨龙”在教室内巡回展示,教室里同时响起《龙的传人》这首歌曲,交相呼应,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样,在群体合作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双手得到锻炼,同时又加深了团队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体验美术成功的乐趣
学生对绘画技能学习的掌握达到一定层次后,就转入让学生体验美术乐趣。比如,在《请柬》这一课中,当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我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相互交流,感受参与美术活动带来的成功与挫折、快乐与惊心、竞争与合作,使他们的审美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拿出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的作品在教室里进行展示。这张作品的优点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收益。这样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成功的兴趣,因为拥有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同时成功感的增强也会对其兴趣保持和促进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不断放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欣赏赞美的眼光看待学生。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
五、美术欣赏课的语言表达
美术教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针对这一学科的特点,我们在上欣赏课时,同样可以把教材的内容形容得有声、有色,把学生的思想和画面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对欣赏课产生兴趣。比如在欣赏法国画家雅克.林那德《静物》画时,画面乐谱仿佛传来乐声,桌面上水果的味道使人垂涎欲滴,花瓶里的鲜花象仿佛散发出阵阵香气……画面上的每一样物品都个性鲜明而又生气勃勃。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不仅学生喜爱,而且使他们的审美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关注个体差异,追求共鸣之境,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审美观点的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与作品产生共鸣,就需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方面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比如在《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这一课中,有的同学不理解抽象美术和具象美术之间的区别。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这些抽象的作品也能表达人的情感和心绪。
这时,我就向他们讲明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如西班牙.毕加索的油画《哭泣的女人》。而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如清代年画《大刀门神》。了解了这些知识后,他们才能欣赏美、感受美、才能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在兴趣的前提下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因此,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不仅是一般的美术教学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教育习惯养成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美术课中进行培养,更应该课内外结合,忽视这一点很难达到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使学生对美术有兴趣和爱好,养成以学生的发展为需要,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所以,我在授课时,往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的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了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提高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为一名辛勤的园丁,把握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