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公共教育经费最终来源于财政收入,一个羸弱的财政体系不可能为公共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如前文所述,对高收入国家的数据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但要得到更有说服力的论证,还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如果探讨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影响,在使用数据时应该尽可能涵盖所有收入类型的国家(即采用57国数据)。但如果目的是进行预测,那么我们认为应该使用中等收入国家的数据,其原因是我国已经是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中等收入国家,因此可以不考虑低收入阶段的情况,而排除高收入国家可以避免因这些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趋于稳定造成预测结果偏低。 4.综上所述,我们以财政供给能力作为主要预测依据,同时参考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认为如果我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那么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有望在2010年接近4%,而在2020年达到4.5%的水平。 表2: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预测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国际比较研究 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NI(美元,2001年价格) 1200 1700 2330 3200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57国数据 3.95 4.07 4.18 4.29 23个中等收入国家数据 3.23 3.70 4.12 4.54 解释变量:教育发展水平 中等教育毛入学率(%) 70-85 80-9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35 30-45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4.4~4.9 4.3~4.5 中国经验研究 解释变量:财政收入占GDP比例 财政收入占GDP比例(%) 20 25 27.5 30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 3.46 3.94 4.18 4.39 参考文献 UNESCO(2000)World Education Report 2000. http://www.unesco.org 陈良焜等(1988)“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国际比较”,载 厉以宁主编《教育经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良焜等(1992)“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载 秦宛顺等主编《教育投资决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兴红(2004)“合理调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江苏商论》,第4期 古扎拉蒂(1995)《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中译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http://fiance.sina.com.com/hy/20050319/ 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摘要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教育部财务司(2005)《教育经费统计资料》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性别与全民教育:跃向平等—2003-2004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1)《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3)《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王善迈(1996)《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岳昌君、丁小浩(2003)“教育投资比例的国家比较”,《教育研究》,第5期
上一页 [1] [2] [3]
Tags:
|